时间书2-2:当ZTD遇见GTD
技能管理类图书有个基本的方法,就是看他们的目录。如果作者不发疯,编辑不脑残,基本上从目录上就可以理清楚为什么写这本书WHY? 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WAHT?以及如何去运用和实践HOW?
我在看这类图书的时候,1看有足够多实践经验的作者 2直接去实践,然后看看反馈结果。3有一些实践经验和故事,再回过头去看WHY,去优化整体性系统。这是行动导向的我习惯的行为模式,大家可以找到最匹配自己的方法。
引言
第一章 为什么要ZTD?
第二章 综述:ZTD是什么?
第三章 极简版ZTD:更简单的选择
第四章 培养10个习惯
第五章 习惯1:搜集
第六章 习惯2:处理
第七章 习惯3:计划
第八章 习惯4:行动
第九章 习惯5:建立清单系统
第十章 习惯6:整理
第十一章 习惯7:回顾
第十二章 习惯8:简化
第十三章 习惯9:设定惯例
第十四章 习惯10:找到热情
第十五章 实行ZTD的一天
第十六章 ZTD常见问答
第十七章 资源
——《轻松搞定 ZTD 》 目录
感性作者有个非常大的优势在于,他能更加贴近读者的心态,指引更加接地气,同时让行动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当然他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在于整体的逻辑性需要提高,否则有些理性读者就懵逼了。里奥·巴伯塔Leo Babauta在处理这类问题的,在目录中设计了10个习惯,我梳理出来的是六个流程——搜集,处理,计划,行动,整理,和回顾。这套系统更多的是提高个人绩效管理,帮助我们在简单粗暴的时间管理基本技能上,提升一个等级。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72/7d21787002a349c6.png)
第一部分 通向从容之道
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像实干家一样思考问题,像思想家一样付诸行动。
第2章 掌控生活: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阶段
我们应该使任何事物都变得越简单越好,而不是比较简单。
第3章 控制项目:纵向管理项目计划的5个阶段
当着手处理平凡琐事的时候,必须着眼于大局,这样一来,所有的烦琐小事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部分 远离压力,提高效率
第4章 准备工作: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提升个人工作效率的最佳手段之一,就是拥有你乐于使用的管理工具。
第5章 收集阶段:归拢材料
训练自己发现那些没有做到位的事情。
第6章 理清阶段:清空文件夹
文件夹是一个处理问题的站点,而不是一个存储容器。
第7章 组织阶段:建立好清单
在从局部管理向全局总揽的转化过程中,一个完整和同步的工作清单堪称一个主要的运作手段。
第8章 回顾阶段: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只要你保证在适当的时间查阅适当的资料,每天仅仅几秒钟也就是回顾检查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第9章 执行阶段:选择最合适的行动
你的工作是发现你的工作,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第10章 学会控制项目
准备行动、创造条件,对工作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思考。然后,你能就把大多数人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第三部分 三个关键原则
第11章 原则一:养成收集的习惯
焦虑感和内疚感并非是由于承担太多的工作而造成的,这是由于你撕毁了同自己签订的协议而自然导致的后果。
第12章 原则二:确定“下一步行动”
无论问题有多么大、多么严峻,你总可以向解决它们的方向迈出小小的一步,从而根除掉束手无策的感觉。行动起来吧。
第13章 原则三:学会关注结果
没有明确任务的展望充其量只是一个梦想,而缺乏前景的任务只是痛苦和艰辛的劳作。同时拥有前景和任务才是世界的希望。
第14章 GTD和认知科学
第15章 GTD精进之路
——《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 GTD》目录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内心有阻抗的,因为我不擅长非常理性和条理性的思维,我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情进行的阅读,说起来都是一把泪啊~直到我进入培训行业的大坑,不得不强制训练自己的逻辑结构思维,才意识到戴维·艾伦David Allen的图书非常的严谨,他整理出来的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阶段——收集,处理,整理,回顾,行动。这个水平流程非常适用于团队合作,企业运营。去年在跟GTD亚太区负责人Cyrille Jégu | 吉古沟通的时候,他还提到这是一套非常完成整的life coach人生教练系统,这让我很是期待。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72/f49e689e509ccaa0.png)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
1、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2、D (Do) 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 (Action)纠正,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3972/e19949093806eaf6.jpeg)
当我们追根溯源的时候,会发现不管是Zen To Do还是Get Things Done,他们都来自于一个企业培训中常见的模式,也就是PDCA戴明环。只是相对于GTD的接地气,PDCA更加曲高和寡。David Allen竟然把P(计划)这个环节拆分成收集Collect,处理Process,组织Organize这三个环节,并反复强调“下一步行动”Next Action,这给普通人足够的指引去在信息风暴中生存,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GTD会逐渐风靡全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