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1.
一位朋友曾问我有没有想象过结婚以后的生活,当时直接回复了大写的NO,朋友紧接着说:当你开始想象结婚以后生活时,婚姻便在向你招手。听后,微微上扬的嘴角也难以掩饰内心的彷徨。
不知那些已然步入婚姻殿堂的人对这句话作何理解,此刻的我着实未曾想过结婚后与另一半的生活,也不敢去想。刚接触社会也仅有一年多的时间,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与艰辛,尚没有能有让自己立足于这个繁杂社会的能力,又怎敢去谈及结婚这个关乎未来生活的敏感话题呢!
记得有一次父亲和我说要先成家,方能体会到家庭的责任,才有动力去努力工作来为新组建的家庭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这也就是成家立业为何成家在前,立业在后的原因。对于父亲此番言论感觉颇有些时代的差异。在他们那个年代,村里都会给根据人头分土地进行房屋建设,每个人家从不会担心房子的问题。大都过着自给自足的平凡生活。
而如今房子几乎已经成为了婚姻的必需品,必须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现在是和父母一起居住,至少也要让对方能够看到以后能够有能力去购买一套属于你们两个人的房子。而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恰巧处于人生的这个阶段,对婚姻的向往也只能不断的努力,争取能让自己早日有能够立足于社会,能够有资本组给那个未来的她一个家。
2.
在一次和朋友的谈话中,提到了彼此对另一半的要求,我说:“现在希望另一半能够和我三观相同,为人善良孝顺即可。”朋友没有说话,给我讲了他哥哥的故事。
他哥哥遇到了一个他很喜欢的人,两个人可谓是真正的灵魂伴侣,三观、脾气、爱好都很相似,两个人很合得来,总能看到彼此脸上长挂笑容。本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的家庭却提出了强烈的反对声,原因很简单,女方的家庭条件优越,而男方只是普通的家庭。尽管两个人不存在思想上的隔阂,却最终被家庭的差距给打败。
这个故事很现实,也让我对爱情中的势均力敌有了新的看法。现在的社会,或许三观相同这些内在的要求都要建立在更多的物质基础之上,在有趣的灵魂也无法摆脱以金钱为基础构成的各种物质。那些能够维持着感情继续向前的大都是些世俗的东西,而想要脱离世俗,就像与全世界为敌一样。
面对爱情中那些无法避免的困难,唯有一个看得见的物质基础能够给人以心安,在多的言语,在多的承诺,在一段濒危的爱情中都会显得很无力。
3.
许多女生都喜欢三毛的作品,我不明白她的文字究竟有着何种力量让如此多的人沉迷,索性去读了她写的《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
书中所描写的都是她在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文字很朴实,也很有趣味,沙漠艰苦的条件下,她却生活的有声有色,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个始终陪在她身边的荷西。他们的爱情大都归功于三毛的坚持,荷西则在三毛身边不离不弃,他知道三毛想去撒哈拉沙漠,便自己提前去在那里找了一份工作,以便三毛来的时候能够有个住的地方。
文中提及到荷西的地方并不多,却能够感到荷西的爱从未离开过三毛,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三毛在撒哈拉过上她喜欢的生活,两个人在思想文化上的差异,通过还算富足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弥补。三毛也得以在撒哈拉愉快的生活着,过着她喜欢的生活。
现在看,他们的爱情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犹如漫天黑夜中的一颗孤星,即便有一个像荷西那样的男子出现,也不会在遇到像三毛那样执着的女子。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会横在两个人之间,左右为难。在看不到的未来面前,现在的女子大都会很谨慎,在动人的情话,在真挚的感情,也都很难使她们动容。
此刻我只想做一个像荷西一样的男子,努力的工作,为自己和未来的她开拓出一个明朗的明天,当像三毛一样的女子出现时,不必在需要去过多的担心什么,让她敢于把未来交托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