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感
2017年的最后两天,窝在家里读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放在办公桌面已有两月,时至今日才得认真拜读。之前听过很多知青故事,也认识一些曾上山下乡的知青,抱着探索在相同经历下有什么与众不同收获的心理,把书通读了一遍。
这是一本采访实录,主要包括知青说、村民说和各界说三部分。中央党校采访组把当年与总书记一起插队、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部分知青代表请到了中央党校电视台演播室进行采访,采访实录辑为“知青说”。采访组深入梁家河村、赵家河村等基层一线,对当年那些与总书记“三同”的老乡进行的访谈,形成“村民说”。当年与总书记有过交集的公社干部、记者、同一个专列到延川插队的其他知青等,接受的采访形成了“各界说”。通过“请上来”和“走下去”,回顾了当年总书记的七年知青生活,也再现了北京老三届知青的插队生活。总书记当年插队时年龄最小(15岁多一点)、去的地方最苦(黄土高坡、缺吃少穿、连烧柴都成大难题)、插队时间最长(7年),采访实录真实再现了当年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
从书中可以看到,当知青而且是到陕北插队,是无奈之下的被迫选择。这个选择,从历史上看,蕴含着大智慧。一是远离政治漩涡,避免了被关少管所的更恶劣遭遇。二是陕北曾是父辈战斗过的地方,老百姓熟悉父辈的革命历史,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得到庇护。正是基于这两点,下乡虽然很苦也显得不那么苦了,作为革命后代在此受到更多关注也承受着更大压力。正视并努力适应且战胜这个苦难,最后收获了双重财富:在当时是无奈之下的最好选择,在后来成了人生的一笔大财富。没有被苦难打倒,用亲身经历印证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而且是持续的奋斗。
不管在多么困难的环境中都坚持学习、读书和思考,是一个受益终生的好习惯。无论是知青还是乡亲们,都不约而同地对总书记读书学习留下了深刻印象,虽过去四十余年仍对一些细节比如被煤油灯熏黑了鼻子等记忆犹新。读书,以精神的愉悦缓解身体的劳累,在今天看来仍是多么难能可贵。
雷平生、雷榕生都是国家干部,插队时与他住一个窑洞,主要谈了一起读书(各类书,几乎可以对应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讨论交流读书心得以及部分生活琐事,因从插队开始直到现在,一直保持联系,关系亲近,所以通篇采访中都称名字。
陶海粟与他结识时已是县干部,后来是公司老总。采访开始时用了一次名P62、后来又用了几次P76、P80,再后来通篇都是连名带姓,显示出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也许采访组是希望或者引导被采访对象展示亲民形象,陶由开始的努力配合到一试就放弃,显示了体制内外人的思想、风格有别。陶努力创造了条件,让干部、乡亲有更多的机会认识他,提供平台、机会改变命运。
王燕生:插队、当兵、事业单位、出国、外企退休……讲了当年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以及如何克服困难。
黑荫贵:主要讲了办沼气的事情。到四川学习一去40多天,其中上了峨眉山,自己出住宿费。当年他们就有那么先进的观念,必须点赞。现在较之当年更严,显示了时代的进步。
戴明:行政岗位上的老师,主要讲了当时的劳动细节,都提到了总书记爱看书、思考。
赵华安、张春富:一起劳动,基层工作者,采访篇幅比较短。说总书记喜欢看书写东西。开始称呼连名带姓,后来只呼名字。
梁玉明:当时的村支书。后来去厦门找他解决村里的通电问题,去福建找他帮忙村里办学校的事情。但有所求,必有所应,为民情怀,可见一斑。
石春阳:接替他当村支书。采访中说1987年村里通了电,沼气池退出历史舞台。我印象里,八九十年代我们这才刚开始推行建沼气池,与之相比,我们这的观念落后不止一点点。
孔丹:在困难中发现生活乐趣。
纵观历史,从来就没有什么白得或者不劳而获,幸福是结果,奋斗是过程,人们容易看到结果,往往习惯忽视过程,因而产生羡慕。只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这些收获都付出了代价,要么汗水、肉体,要么自由、精神。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有其历史必然,每一个关键处,都能正确地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这是际遇,也是机缘。
我们大都是普通人,我们所作的选择,往往被时代裹挟而被动接受,局限于当下而看不长远。我们能有小确幸,更要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