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心情随笔人之心

闺女还没上小学,我们的焦虑却已经开始了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9人  酒言醉语
闺女还没上小学,我们的焦虑却已经开始了 妻子发来了语音,让我把一年级的一些知识点给总结一下,她要利用暑假给女儿补补课。

所谓的补课其实是预习,因为孩子暑假以后才上一年级,但是我们的焦虑却已经开始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辅导班,家长都在辅导孩子,如果你没有这么做,显然就有点被别人落下了,你会不会焦虑?

不论有没有用,你做了该做的好像也就心安理得多了。

为什么在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总是很难淡定?

女儿刚上幼儿园时,我刚好去了呼伦贝尔。

每天都是妻子去接送,女儿哭了一周,把妻子急躁的上火,嘴上都起了疮。

妻子打电话让我来送,我回不去,即使回去了我也上愁,毕竟我也不是后爸。

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的多,可是我们还是有那么多担心。

我经常跟妻子开玩笑说:“本来咱俩人学习也一般,所以也不必苛求孩子怎么样,她喜欢上学就上,不喜欢就下来玩。”

当然玩笑也只能是玩笑,现实面前谁都没那么洒脱。

从孩子进学校的那天起,她就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了,她以后逐渐成为一个“社会人”,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把“双刃剑”,它让孩子学会了很多东西,遵守很多基本规则,同时也“砍”去了孩子身上很多天真的东西。

从此她要学会在学校这个群体中怎么跟人相处,学会一些为人处事的技巧,有很多东西在等着她,不论好的坏的,也不论我们想不想接受,这就是现实。

我们其实都是这么过来的,没上学时我们可能完完全全是依赖父母的,上学了我们就要学会靠自己。

从天天回家的小学到住校一周一回的初中,一月一回的高中,半年或者一年一回的大学,直到工作后不定期的回家,再到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家庭。

这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我们的孩子也终将经历,任我们有多么不舍都要去面对。

希望妻子在辅导孩子方面有足够的耐心吧,我觉得前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缺少耐心的,去年辅导孩子算数,气的我把她的小黑板都给摔了,把孩子也给吓哭了。

后来孩子有好几次都拿着那个黑板说是“爸爸给摔的”,我心里挺惭愧的。何必呢,还把孩子吓得哭。

其实大道理都懂,孩子的接受能力也是分年龄段的,有些东西确实接受不了。

就像当初上学了很多东西我们也理解不了,如今再看就能理解了,可惜已经晚了。

我们曾经只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后来上学了我们又希望他们学习好,工作了希望他们挣钱多,再后来希望他们有车有房有个对象有个家,再有自己的孩子。

好像当父母的总有操不完的心,每一条又都是为了孩子们好。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着: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为人父母以后才真正读懂这段话,每次看着孩子走进学校的身影,心里会有些担心,会祈祷今天于她是平安快乐顺利的一天。

如今,闺女还没上小学,我们的焦虑却已经开始了,我估计这真的仅仅是个开始,希望一切都能顺其自然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