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红楼梦》?
我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通读了两遍《红楼梦》,现在正在读第三遍,计划在2020年结束的时候读完。如果你问我,读了两遍《红楼梦》有什么感受,我想说:作为中国人,在你的一生中,不论年龄大小,如果有机会,都要读一读《红楼梦》,我们这些生活在《红楼梦》之后的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确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因为《红楼梦》不仅有好看的故事,有好看的人物,更有对世事的洞察和对生命的领悟,还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传承。可以说《红楼梦》是一本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一座艺术宝库。这样的书,你如何舍得不读?可是我还想说,如果你还没有读过《红楼梦》,你千万不要去读它,因为,你一旦读了,要么读不懂,再也不读它,要么似懂非懂,再也放不下。《红楼梦》真是让人魂牵梦绕,不知迷倒了自从它诞生以来的多少人。
前天,当我读完第二遍后,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所谓经典,就是你读一遍之后不知所云,再读一遍似懂非懂,第三遍读又若有所思,最后决定用一生的时间不停的重复阅读的一本书!
经典的魅力在于他抓住了你的心,将你的灵魂震撼,把你的心绪锁住,把你的性情打开!然后你在书中神游。读完这样一本书,你欲罢不能,欲说还休,心中翻江倒海,口中似不能言,你为之痴,为之狂,为之寝食难安,为之耿耿于怀,为之长吁短叹,这样的书才是与你生命接通的经典!
《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书,近三个多月来,我夜以继日,通读两遍,今天读完了,如释重负,却如骨鲠在喉,想说说不出!
人到中年,看过了繁花似锦,经历了生命的繁荣喧嚣逐渐走向沉静与孤寂,这时候需要《红楼梦》这样的书把生命打通,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思考和领悟生命!”
我很好奇,能写出这样伟大作品的作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就像孟子有过的发问:“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或曰:“不可”。于是我又阅读了关于曹雪芹其人的书。做到知其人,懂其书。
一 关于曹雪芹
在中外历史上,能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的人是很少的,他们是浩瀚夜空中的,点点星辰,他们用生命完成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为后人留下无价的财富,曹雪芹就是这样的人,可与英国的莎士比亚比肩的伟大作家。
学者们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了一门学问,叫做“红学”,对于其作者的研究也形成了一门学问,叫做“曹学”,学术界有人怀疑曹雪芹是否真有其人。很多人做过考证,曹雪芹还是真有其人的,周汝昌先生曾写过一本《曹雪芹传》,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说法,曹雪芹生活的家庭是一个行将没落的大家族。他的祖上曾是清皇室的包衣,在康熙时代,他的祖父曹寅跟康熙皇帝特别好,做过康熙的伴读,后来康熙任命曹寅专管江南织造和巡盐御史,每年给皇宫里运送皇家用的丝织、布匹等物。据说,康熙把曹寅放在江南做官,还有充当皇帝在江南地区耳目的性质,让曹寅团结江南的上层知识分子,稳定当地的局面,如有什么事,曹寅可以直接写秘奏直接送给康熙皇帝。可见康熙对曹寅的信任和器重。康熙南巡时四次由曹寅接驾,荣耀无比,但也正是这样的荣耀无比的事,埋下了曹家败落的祸根,正是“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曹家的接驾花掉了很多钱,花掉的这些钱不可能有财政负担,因此曹家欠下了很多亏空,康熙在位时曾多次让曹寅想方设法弥补亏空,但是到曹寅死的时候,亏空还有很多,到了雍正继位,形势发生了变化,由于各种政治斗争的原因,加上曹家没有弥补亏空,雍正就寻了个错,曹家就被抄家了。《红楼梦》中贾府被抄,就有曹家被抄的影子。
曹家被抄的时候,曹雪芹大概三四岁的样子,被抄家后,曹家只好来到京城,当时有人在北京城外蒜市口给了曹家老小一处宅院,大概有十几间房,曹家就安顿下来,曹雪芹的童年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
雍正死后,乾隆上台,曹家曾有过短暂的复兴,到了乾隆五年,曹家又被牵连到政治事件中,再次被抄家,从此曹雪芹生活陷入贫困,靠朋友接济,举家食粥度日。
根据红学家们的研究,曹雪芹出生之前天大旱,大家都盼望下雨,说来也巧,曹雪芹出生时天气突变,大雨不期而至,于是,曹家给孩子取名曹霑(意思是浸湿,也就是大雨浸湿了大地),字芹圃,后号雪芹。曹雪芹是一个及其聪慧早熟的天才人物, 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受儒释道三家学说的影响很深,这一点从《红楼梦》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不仅如此,曹雪芹精通各种杂学,阴阳五行,各种技艺,诗词歌赋,建筑器物等,曹雪芹无所不通,这样的人物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反叛者,因为这样的天才人物直接与天沟通,不可能在人类社会中走正常的道路,考科举,做大官。
据说,曹雪芹为人狂傲,嗜酒如命,大有魏晋名士的风度,就像阮籍。只可惜天妒英才,曹雪芹英年早逝,只活了四十岁。也许是因为他是天才,所以不会在人间停留太久。就像《红楼梦》中的那块石头,在人间“受享受享”就回去了,这样的人物就是天上掉落到人间的“盗火者”,他把火种播撒到人间。只有这样的天才人物才能写出天才式的作品,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大概在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之间,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成此书,可惜现在流传下来的版本丢了后四十回。正因为如此,《红楼梦》有一种“断臂”的美,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和探讨空间。
二、关于《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本迷人的书,从它诞生以来,不知道迷倒了多少人,据说在曹雪芹在世时手抄本的《红楼梦》已经广泛被当时的知识分子传阅。后来乾隆皇帝也读过这本书。再后来,传着传着,有一部分就传丢了,后来有个书商叫程伟元,发现了商机,就找到高鹗,俩人商议把这本书补全,刻印出版,于是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流行的版本。
民国时期,很多人都对《红楼梦》做过研究,像考证派的胡适之,索隐派的蔡元培等,后来还有俞平伯、周汝昌等。后来就逐渐成成了一门学问--红学。据说伟大领袖毛主席很爱读《红楼梦》,他在讲话时会引用其中的句子和思想,毛主席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和文学造诣很高的人,他曾说“没有读过五遍《红楼梦》,不要谈《红楼梦》”,可见毛主席读过很多遍,并对《红楼梦》评价很高。
《红楼梦》当然写的事人间的故事,但借助于一个“女娲补天”神话故事开篇,用现在的术语讲叫做“魔幻现实主义”,这种写法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冲击力。作者说他写的是“满纸荒唐言”,可是每一个读懂《红楼梦》的人,不仅不会认为作者写的是荒唐言,而是字字看来皆是血。作者写了一个被女娲补天弃之不用的石头幻化成人形,在人间经历了繁华到幻灭的过程。作者成功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以及众多女性的典型形象,也许这些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有原型,但从生活原型上升为艺术典型,作者一定经过了艺术加工,一个作家的才能往往就在这里体现出来。
《红楼梦》是一部反叛的书,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男权社会,作者偏偏要描写女性,而且给与女性很高的地位和评价,同时也给与女性深切的同情。《红楼梦》中的女性命运都以悲剧结束,读来让人扼腕叹息。作者歌颂女性也同情女性,就像贾宝玉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种观点绝对是石破天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传统中国社会受儒家伦理的影响,男人一贯不尊重女性,孔子曾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把女子和小人放在一起。但曹雪芹却把女子才能和品行以及他们的悲剧命运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如何不是反叛?如何不是歌颂?如何不是悲悯?另外一个反叛的表现在于,作者塑造了贾宝玉这个人物,不愿读四书五经这些考试做官的书,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路,薛宝钗有一次劝他,他说这是“混账话”,而单在浓词艳赋下功夫,终日在姐姐妹妹中厮混。这在传统儒家伦理下的中国社会是不肖子孙,既不能光宗耀祖,又不能报效祖国。可是曹雪芹就是要歌颂这样的人物,他要表现的是一个人的真性情,是一个生命存在的价值和个性,而不是世俗世界里的成功。这有点像庄子的生命哲学。曹雪芹有一个关于生命的理论,那就是“正邪两赋说”, 他塑造的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显然是他的理论的表现。
《红楼梦》尽管结构宏大、复杂,但是也是有线索可寻的,主要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贾府又胜到衰,这一条线上的人物主要有王熙凤以及贾府中的重要人物的活动组成,另一条是情的发展,这一条线上的人物只要有大观园里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活动组成。这两条线索一个是经线,一个是纬线,泾渭分明又纵横交织,就像编织一样,编织成一个庞大的人物和故事系统。故事发展中的很多情节看似闲来之笔,实则都在这两条线上铺开,意味深长。
《红楼梦》的好看,令人回味无穷之处还在于他的语言生动形象,个性鲜明。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了,曹雪芹就是语言的大师,小说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王熙凤说不说出林黛玉的话,刘姥姥也说不出贾母的话,薛蟠说不出贾宝玉的话。王熙凤的语言是泼辣的,林黛玉的语言是刻薄的,刘姥姥的语言富有乡土气息,贾母的的语言带有贵族太太的风气,薛蟠的语言是粗鲁的,贾宝玉的语言是文化的。我们通过人物的语言就能看出是谁在说话,看出人物的个性。
另外,《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都是作者的呕心沥血之作,很多语言已经成为了我们思维的一部分,读完《红楼梦》之后,我的脑海中时常会浮现出其中的句子。
在创作上,作者运用象征、隐喻、对比的手法,提成作品的思想境界,给人以深刻的领悟。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高贵与贫贱,写繁华与凄凉,比如作者写王熙凤过生日这一段,贾府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但就在这是作者让贾宝玉离开贾府到一个荒郊野外的水井旁边祭奠投井而死的金钏,这不就是繁华与凄凉,热闹与孤独的对比么。作者也许在提醒我们,繁华和凄凉、热闹和孤独都是相对存在的,人要在繁华处看到幻灭,与绝望处看到希望。人世间的事情都是在变化的,就像“好了歌”,“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三、结语
说不完的红楼故事,道不尽的百味人生。我相信每一个爱读《红楼梦》的人,都会从这本书中得到启发,都会对自己的生命有所领悟,都会对人间世事有所洞见。《红楼梦》是需要每一个人用一生去读的书,读它的价值不在于我们能记住书中的故事情节,在高谈阔论之时增加一些谈资,而在于通过反复的阅读,对生命的存在有更高更深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