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五)

2019-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守候_96b3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五)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五)

感受

      看到王主任也开始读这本书,仿佛感觉有了相伴而行得人。前面得理论收获得只是模糊得印象,本周我一直在干老师得课堂中穿行。

      他得每一个课例我已经读完第二遍,但还是意犹未尽,干老师得课堂带给人得感觉总是那样得水到渠成,他从“教什么”出发,设计自己的“怎么教”,深入思考教材中因果关系的挂钩连接点,在处理这些交接点上干老师没有过多的自己处理,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来,恰当的引领,无论是陌生的班级还是接触过多的班级,孩子们都在诗文般的课堂上遨游,真是美哉美哉!

    《少年王冕》从一个问题“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入手,分析详略的写法,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凡事能体现人物品质的都进行详写,其余的几年寥寥数笔带过,这便是笔法。学生收获了“言外之意”和“言外之旨”。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五)

  “娘,我在学堂也闷的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一些——这样可以贴补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这是王冕自己说的一句话,干老师领着大家辨析“真话与假话”,从他的出身研究研究,大家在“母亲供他读书”和“自己挣钱”两者之间展开讨论,走进王冕之内心,与母亲的人格魅力融为一起。

      一般的课堂我们教导此处已经完成目标了,但干老师却领着孩子们走进“王冕的人生轨迹”:从“学堂”到“画荷”。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写一场雨和雨后的荷花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这一道理。也为后面的“自强不息”的人格奠定基础。

    这一课走下来真是太舒服了,让人看到学生重现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后面的“两个渔夫”,《田园归居》也是如此,所以我一直留恋于这些课例之中,美的享受!同时也在思考:接下来自己的公开课堂的“教什么”和“怎么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