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 系列之三
单元式住宅
丈夫兄弟四个,他排行第四,上有三个哥哥。
庭院的夜晚爱照相的大嫂
鱼池边留影
大哥本来在我结婚前就已经令家独户居住了,他有三个姑娘,学习都很优秀,相继考学出去了。前十几年,大哥和大嫂经营着一家灯具店,常年也不在家,就将宅基地出让给了村里人。孩子们近些年都相继结婚生子,于是,大哥和大嫂近十几年就随女儿东奔西跑,哪个需要就给哪个带娃。这不,刚带大了大女儿的孩子,二女儿又有了娃,这一带就是七八年。这期间小女儿也坐月子,婆婆顾不过来,大哥大嫂又给小女儿帮忙。就这样,几年在西安,几年在北京,还有一两年在宁夏。
这不,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随着大哥年龄的渐增,对老家对故土的情怀越来越浓。丈夫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于是,这次盖房特意给大哥和大嫂留出一间房来,逢年过节或老时用来居住。
所以,现在在一楼紧挨婆婆的住房就是大哥的。这不,大哥大嫂前几天也回老家来了,我们在一起吃饭。原以为,他俩回来我会累些,毕竟多两个人嘛。可没想到,早晨大哥是第一个起来,常常很早就烧好水做好饭,我倒还是起来最晚显得最懒惰的一个了。
由于大哥他俩常年少回来居住,所以开始的床是临时的。进入房间,看那床觉得和房间不协调。于是,再三考虑,上午就换了新床,这下住着就舒坦多了。
而二哥呢自打结婚就分家另过了。本来新分的宅基地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可二哥不想去那盖房。于是和邻家换了地方,在紧挨老家的地方盖房居住。不过,换了的地方要比新划的住宅地小很多,可二哥不在乎。于是,以前二哥家的地方显得就是窄长窄长的。
这次新盖房,在丈夫的努力下,说动二哥将院墙拆除,其实以前我们两家的院墙边也留有一个开口,两家可以互串门的。
由于是两家地方合为一家,所以这次的地方显得就格外宽敞。现在无论是谁,走进家,第一句话就是你家地方咋这么大!
所以,这次的住房分配,给二哥是一个大单元的上下两层。一层是一间大厅一间卧室和一间厨房,后边连着后院的地方,来了一道门。后院有两个窑洞,住房和窑洞之间搭了个棚子,在那里二哥盘有锅灶,可以烧柴的那种。二层是三间卧室,供儿子一家及女儿回家时居住。
三哥一家在二楼,是一个大单元。三间卧室,厨房卫生间客厅等一应俱全。三哥三嫂在县城做生意,也较少回家。因为二楼少有人住,所以楼梯楼道经常一层灰。好在三嫂爱干净,每次回来都要将里里外外打扫清理。
我们是老四,是老小。我们住在一楼,为的是和婆婆近,照顾起来方便。因为自打结婚,我们就和婆婆住一起。加之我俩单位离家近,只要婆婆在家,我们每晚都要回来。除非冬天老家太冷,婆婆回县上去住时,我俩才不回老家了。
我们一间房是卧室,我和丈夫住,隔壁是厨房卫生间客厅,在婆婆和大哥住的卧室之间有一道门,被帘子隔着,平时我们公用厨房卫生间的。
除此而外,上边还有一间房,那是给儿子的。
当初建房时,将所有采购财务都交给了三哥。共用东西,比如地板砖、门窗、灯具开关、洁具等统一购买安装,厨具和窗帘等自行采购,自行安装。所有花费统一记账,最后按面积计算各自费用。先是预交一部分,最后多退少补。弟兄几个风格挺高,多或少百儿八十的,最后弟兄几个就都不要了。
就这样,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楼房于前面终于完工。
如今疫情严重,弟兄四人都陆续回家来住。我想婆婆近几天应该是最高兴心里最舒坦的了。因为平时家里只有婆婆一个人,很少有一家人和她作伴,我俩只能晚上回来的。现在可好,每间房都住上了人,而且近几天上午还是大家合伙做饭,吃的是大锅饭。前天是搅团,昨天是面皮,这些可都是婆婆爱吃的。
如今四兄弟终于团圆一回了这都得感谢丈夫。为盖这个房,他可是前后忙乎了好几年呢?先是酝酿,再是计划,然后是协商,跑前跑后的,人都瘦了黑了。大家都称他为家里的功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