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漫笔——逍遥游(二一)
2019-06-25 本文已影响2人
悟庄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听了尧至诚恳切的一番话,许由回答说:天下现在已经在你尧的治理之下和谐安定,我此时再出来取代你,这样舆论会认为我是为了赚取一个“圣王”之名。徒有其名而并无其实,这样的事我许由是不愿意的。
许由拒绝了尧的天下,他的这番推辞是围绕着“名”与“实”来说的。所谓的“名”,都是人家给予的,我们做了什么,别人就会怎样去评价我们。名与实相符,才算是表里如一,如果是实际的行为并没有做到,却又十分的看重自己的名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说一样,做一样”,这叫做自欺欺人。
我们学圣学贤,以及学佛修道,一定要能够落实圣贤和佛陀教育。王阳明先生讲:“知行合一”。知道圣贤所发现的宇宙人生真相,知道为人处世的种种道理,但是不能有受用,这样便是将圣贤的教诲,将佛法当作戏论,对于自己并无太大干系。所以实质重于形式,必须要在心地上做工夫,要从自心改变。
要做到名实相符,就需要明了我们所希望达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儒家非常注重“礼乐”,而礼乐是一种制度,它所反映的是儒家思想精神。宗教的戒律和世间法的道德规范,并不是用来束缚人的自由的,恰恰是因为有了这些言行上的约束,我们才能得到真正意义的自由。因此,必须首先清楚世出世间法的作用,确实明白修行的目的,才能避免只流于形式,而背离其根本精神的盲修瞎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