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灰色年代》第一章、第三节、差距(3)/作者:邵明
——第一章、第三节、差距(3)
[图片]
摘一段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承认吧,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英国有个纪录片,叫《56UP》。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56岁。在短短的100多分钟里,14个人的真实一生就过完了。这个纪录片看得人非常难受。因为,它是尖锐的、令人不喜的现实。它忽然“噗”地一声,戳破鸡汤、励志、幻想的薄衣,不由分说地,扎到眼前来。告诉我们13个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在电影里,60年一晃而过,走到后来,精英的孩子,依然是精英。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阶层固化,流动困难。这种僵局的产生,到底缘于什么?有一个总结非常棒,它是这么说的:其实,除了硬实力(资源)的分配不均,更关键的,是软实力(观念)的高低不一。禀持不同观念的人,自然拥有不同的视野,匹配不同的行动,支付不同的代价,导致不同的结局。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这里提到的观念很重要!它佐证了我所描写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轨迹。我们生活在社会底层,许多父母大字不识几个,我们那时还不知道拼爹为“啥么事”(啥意思)。
我有个亲眷文革前考入清华,后来通过个人的奋斗硕士毕业进入军事学院(那时文革刚结束缺少人才)做到将军离休。他的同学,朋友就有不少是高干子弟,省部级领导,他抓住了历史的时间窗口成功了,但是不可复制,是特例。 因为,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我从我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邻居,再扩展到朋友的朋友、同事的同事、亲眷的亲眷,没有受过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做到正处级官员算是最高的了(这也是个时间窗口,以后不会再有了)。这与“血统论”无关,与意识形态无关。这与家庭教育有关,与社会环境有关,通过个人的努力也能达到成功的目的。在我们的同学聚会上有个处级干部也就“鹤立鸡群”了。在上海,国企上市公司的老总,区属集团公司的老总,区中心医院的院长,街道党委书记都是正处级干部。权力之大也可称为“一方”诸侯,不能算是“光宗耀祖”,但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世界是平的,“一夜暴富”的成功案例到处在飞。万众创业,万众创新,通往成功的道路好像并没有阿拉讲的那么玄呼。马云,马化腾,二马的励志,微信上的心灵鸡汤,这与通往仕途无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阿拉把丰满的理想留给下一代,阿拉把很骨感的学生时代记录在案,雪泥鸿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