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为什么父母要自己编故事给孩子,以及如何编故事?

2018-02-22  本文已影响138人  风笛之声

-- 1 --

很多家长都遇到要给孩子讲故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孩子会要求父母多讲一个故事。

如果父母手边没有书,或者孩子对父母手里的书不感兴趣,这对于父母来说,不应该是一个苦差事,而应该想到,这是一个自己编故事的好机会。

有些父母会觉得,自己根本不会编故事,他们认为,编故事是作家的事情。或者干脆认为,自己编的故事实在没有意思,孩子不会喜欢。

我记得,儿子三岁的时候,应他的要求,我也曾经给他编过故事。

那个时候,编的几个故事自己都觉得非常幼稚,甚至有些无聊。但是儿子却喜欢听,后来我开始自己写儿童故事,慢慢明白,大人觉得无聊的故事,孩子却不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情节,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可以反复地听,并不觉的厌烦。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编的故事,只能是我和儿子之间的回忆,拿出来讲给别人听,别说是大人,别人家的孩子也不一定喜欢听。这里面,有家庭独特的气氛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大概那是自己和儿子之间的游戏。所以用儿童文学作品的标准来考量,那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故事。

最近在读一本书,名字叫《故事的力量》,是奥地利一个作家和诗人写的。里面也专门提到给孩子编故事的重要性。

他在澳洲开办了一个故事创作班,教授写作,也教授如何用故事来进行心灵治疗。他的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故事为什么重要,以及如何进行故事治疗。

说起故事治疗,这并不是新事物。

神话学研究的专家,就曾经提出过,神话,特别是童话,对于儿童有着缓解焦虑的作用。

最有名的一个通过故事进行心灵治疗,并且取得巨大成功的案例,应该是关于阿拉伯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的传说了。

--2--

《一千零一夜》这本书的起源,就是一个被故事治疗成功的例子。

勇敢智慧的丞相的女儿,通过每天晚上讲一个故事,最后感化了杀戮女人的国王。

用现代心理学研究的观点看,这个国王已经心理失常了。他在受到皇后出轨的刺激下,变成了一个强迫症反社会人格的人。

反社会人格的人,放在现代社会,也是很难治愈的,可是却能够被故事治愈,可见故事对人影响之大。

同样,在格林童话的安徒生童话中,那些故事背后隐藏的关于人性的主题,对儿童影响同样巨大。

故事并不简单是故事。

对于儿童来说,一方面,故事会让他们体验到未曾体验的境遇,让他们对未来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那些隐喻着他们每天生活的故事,也让他们感到熟悉,对周围的时间感到安全。

父母们讲自己编的故事时,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个亲子交流的机会。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他们一段美好的回忆。

儿童故事或者童话故事有其规律,这些规律和孩子的心理特点阶段密不可分。

儿童心理虽然复杂,但是作为讲故事的父母来说,自然知道自己孩子喜欢听哪一类故事,所以讲述的难度,比读来的故事可能更适合。父母要做的,就是学点讲故事的规律。

这些故事的规律,对于写作儿童类故事,同样适用。

创作一个故事的时候,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如何开始,不过由于孩子心理的特点,故事在时间是地点上,要有一定的秩序。

我们都知道的一个童话模式是:

在很久很久之前,在森林的旁边,有一个城堡,城堡里住着一个公主……

在这里,时间虽然拉远,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仍然有一个秩序,空间也是一样,一般都是从外部(森林)到内部(公主的房间)。当然,空间也可以反着介绍,但是仍然要有秩序的进行,否则就容易让儿童产生困惑。

-- 3 --

既然故事需要有秩序地进行,我下面也以一个有步骤的顺序,介绍一下如何一步步编出一个故事。

1. 想好一个主角

  主角是每个故事中都需要的人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甚至是无生命的东西。

  瑞士儿童发展心理学之父皮亚杰的研究证明,幼儿具有泛灵论的特点,在他们眼里,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童话的原因。

  这个主角,不一定是孩子认识的,但是需要是孩子能够理解的,或者通过简单的解释,能够让孩子理解的。

  主角需要有一个真实可信的名字。名字能够拉近孩子和故事的距离,让孩子能够沉浸到故事中。如果可能,主角最好是以孩子为原型,你可以把邻居家孩子的性格,和自己孩子的性格放在一起,创造出一个不一样的主角。

2. 描述主角周围的环境。

 童话作品的环境,对于儿童来说,有时候很难是他们熟悉的。格林童话中的森林和城堡,对于现代的孩子来说,只能存在于幻想中。但是,童话作品中主角周围的一切,却是儿童熟悉的。

 所以,家长在创造故事时,要以孩子熟悉的物品开始。即使是在一个城堡中,主角的床,被子,吃饭的勺子,都是孩子使用的物品。

3. 主角开始行动

  主角可以开始经历一天的事情,这些事情时孩子平时真实环境的模拟。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幼儿心理不熟悉的人,会用成人的思维,在故事里加入过多的心理描写。

  要记住: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行动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从孩子的视角来看,主角在故事中,是没有时间思考的,他们也不关心主角的思考。孩子的思考,永远是在故事之后发生。

4. 在主角进行冒险的时候,让主角感受到各种感觉。

  每个人都有眼耳口鼻,能够感知到不同的感受,孩子也一样。故事的细节对于孩子很重要,这会让听故事的孩子,能够真正进入到故事中,体会对故事中主角的感受。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未来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都非常重要。

  但是,细节不等于过多无用的信息。要明白,孩子听的是故事,不是知识,细节只是加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并不是为了给孩子讲知识。

5. 如果有可能,在故事中尽量加入幽默感。

 故事虽然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但是好的故事,并不等同于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单纯的欢乐,反而能够更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故事的最终目的,确实是能够让孩子得到某种心灵的成长,但是这种成长,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强加的。

以上是一个讲好故事的简单介绍,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喜欢这个过程。至于父母编出什么样的故事,他们不是文学鉴赏家,并不会拿这些故事,和那些他们听过的、经典好听的故事对比。

-- 4 --

我在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听表姐讲过一个很短的瞎编的童话,现在想来,那个童话并没有什么意思。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那个童话。

有时候想起这个童话的时候,就会想起来那个时候表姐的样子,想起村头的夕阳,想起我和同伴当时听这个故事时,笑得嘴都合不拢,甚至还记得当时用脚踢飞了一个石子。

我想,带给我这些回忆的,并不是那个故事有多好,而是那个故事,代表着自己童年的回忆。

对于孩子来说,你现在讲的故事,会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这种美好的回忆,就算是读了最好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也没有办法替代。

所以,当你的孩子让你给他(她)编个故事的时候,那就勇敢地瞎编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