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纳瓦尔宝典》之财富杠杆

2022-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个人的狂野

最近看书的进度越来越慢了,《纳瓦尔宝典》这本书自从买回来都已经半个月了,却还没有看完,也并不是不想快速阅读,而是想对书中的一些观点仔细斟酌。

现在是一个快餐文化的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能看图片不看文字,能看视频不看图片的文化生活。所以对于以前的有些书,也就是快速阅读,了解书中的基本内容,很少想要去深度思考。而对于这本书,却突然有了那种想要仔细去阅读的想法。

书中说到,对于一件事情的欲望越小,顾虑就越少,执念就越少,反而学会顺其自然,遵循内心。其实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明白的,人们大多都懂得知足常乐,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可是真正要去这样做,克制内心的贪欲,降低对于财富的追求,似乎还是很难做到的。都知道贪图美色不好,可是每个人都喜欢。也知道金钱太多必然招致祸患,可是每个人都还是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所以,大多数人活得都是比较焦虑不安,总是在无穷的煎熬中度过每一天。反观那些心无旁骛,对物质的追求相对简单的人,却活得比较开心。

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有自己的定位,就犹如社会这个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如果想要有所作为,想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那就认真想一想,社会上还有哪些尚未满足的需求,而自己怎样才能成为第一个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人,并将其规模化,这才是赚钱真正的挑战。认真想一想,还真是这样,以前总是想着为客户提供专属的服务,差异化的定制产品,但是这样的产品却是没有办法规模化、批量化,所以也注定了营收上不去,总是在发展的边缘徘徊。想清楚了这个道理,那就仔细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哪里需要优化,哪里需要改进,或者直接淘汰掉。明白取舍的道理,也要清楚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

财富杠杆

记得看《康熙王朝》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场景,就是康熙准备平三藩时和群臣的对话,大臣建议康熙仔细考虑裁撤三藩的风险,他却说他现在还年轻,如果现在不做出些事情,等他老了,胆量小了,那时候再做可能就来不及了。虽然是影视作品,但是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前几年互联网方面比较流行免费模式,特别是3Q大战以后,360公司的免费模式异军突起,迅速打开了自己的市场,大有和腾讯公司平起平坐之势。所以我们也应该适时换一换我自己的思维,思考下免费模式,想想我们可以为客户免费提供哪些产品,努力建立自己的品牌,当机会来临时,就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杠杆效应,扩大自己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书中对于杠杆的三种模式也做出了解释。

第一种是劳动力杠杆。这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最为传统的人海战术,广泛的招聘人员,用初级劳动力来实现产品的销售,规模的增长。这就好比现在一说到规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有多少人?你有多少办公场地。好像人太少,就必定是小企业,小作坊一样。前几年在读到《阿米巴经营》的时候,看到过一个案例,就是一个不到十人的企业,通过一种模式,把公司的销量做到了七千多万。在我看来,这就是很厉害的企业了,所以也一直在思索这样的模式。作为一个公司,人员固然很重要,但是也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只要每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劳动力价值,只要少有的骨干也就可以了。

第二种是资本杠杆。这个在资本市场最为常见,而且这个模式在当下也是被广泛认可的,因为它可以加速企业的发展规模,让公司在短时间内成为市场上的黑马,成为独角兽企业。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企业家把融资上市作为企业经营的最终追求,因为它可以短时间内占领市场,快速聚集财富。

第三种则是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如书籍、媒体、代码等。这个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短视频,从抖音、快手的快速发展,现在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对于短视频的热衷程度,无以言表。在这个过程中,也让一部分人分得其中的一杯羹。

但是,不论做哪个行业,或者采用哪种杠杆,我们都应该具备两项技能,学会销售,学会构建,同时掌握这两种技能的人会势不可挡。综合比较浅显的比喻来说,就是我们不但要学会造梦,构建未来发展框架,更应该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的能力。所以认真和自己内心进行一场对话,自己是如何赚钱的,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剩余价值,还是用头脑在赚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