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不打小孩日
国际不打小孩日,哈哈,可乐一下,今天真好玩[阴险]!!



学艺术或心理学当中好像两大类占比多,一种是原生家庭代代相传特别有幸福感的;另外一类则是因为比平常人感到更多痛苦。



我先说说我的小时候。我几个月大就开始寄人篱下、小学起天天被父母打,并且也聚少离多。总是在学校里跟人打架,二十几岁跟家人一起做生意,跟自己哥哥打架、还把自己母亲推倒摔伤过,今天借这个话题跟我家仔仔聊这个话题,刷新了她对我温柔到从来不打人的是天性的错误认知。“亲情淡化”这种现象几乎也在全球化。
自己小时候没被温柔对待过,还要温柔对待我闺女,对我闺女的嫉妒、委屈不公平的感觉一直有,这大概也是我之前容易冷不丁跟她爆发脾气的原因。只不过忍耐到了极限就把矛头戳向了我自己,不断攻击自己。这样才走上了自我成长的道路。。
我也很震惊于我先生一家人骨子里就没有打人这种DNA,而我要克制自己的条件反射却得经过漫长的学习。。。
比起被父母打骂,更可怕的是他们带着狰狞的面目表情、制造出可怕的氛围,嘴里还跟你讲道理:不是因为爱你谁管你,不然早把你扔垃圾堆了!!!
怎么说的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做。父母言行不一、内外不一致,导致孩子与现实分裂。。。。
跟我家仔仔强调不要走近有爆力倾向的人,当然我们也不劝导家长们“不管什么理由,打孩子就是不对的”。打人(或者愤怒)是看似要彰显他的强大,实际上却很无能的表现,失去对自我的掌控感。这是一个人能量低、需要帮助被人关怀的信号。。。。
希望天底下的小孩越来越少地被挨打吧,作为被打过的成年人是大多数,那些既是在身上的疼痛也是在心里看不见的伤,愈合之前完全不打孩子恐怕多数人也做不到。跟孩子承认不是你的错,大家互相放过就OK了。“请、谢谢、对不起”,简单的礼貌用语用在跟孩子之间日常互动中特别好使,尤其是道歉这件事一般成年人难以拉下脸面,只要你试过哪怕一次,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特别容易原谅你。因为孩子比我们成人更容易给出—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