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的节点,我们突然长大
原本以为人都是慢慢成长的,后来才知道,人都是在一瞬间长大的。
文/初陌
前几天刷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感慨:
“不同的时段,时间的质感是不一样的。高中的时候,时间是生锈的齿轮,转一下退两格;等到了大学,时间就成了发狂的野马,一步能跨过十万八千里罅隙”
觉得好真实,似乎昨天我才刚进入大学,如今就要开始考虑未来的出路了。
从一月到八月,不过是一个春夏,一个冬天,身边的同学再次聚拢时,却觉得大家都变了很多。
似乎大家都安静了许多、更加专注于学习,同学之间的交流好像更少了,课堂上的学术氛围更加浓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74913/31a75c772704a500.png)
“身边的人似乎都很忙,忙着关于未来的一切,有人忙着准备考研,有人忙着找导师,有人忙着规划出国,还有人忙着找工作,不管是什么选择,大家都开始为之努力了”
这是我开学一个月最深的感触,也是我对大三最初的感受。
没有了大一大二的孩子气,反倒是多了一份成熟,不再整天想着玩,而是开始花时间规划未来。
都说18岁是从未成年迈向成年的重要节点,其实,那只不过是对我们年龄上的定义。
真正的长大,或许是在20多岁的某一天,我们突然意识到人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并开始为之思考和努力。
某天晚上,一个舍友因为一些感情的事,突然哭了,哭的很伤心。
我约她去散步,正想安慰她,她把眼泪一擦,露出笑容,说没事,就像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
过了一会儿,我说,“我感觉自己最近好烦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她说,“其实你心里肯定知道原因的,只是你不愿意说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74913/d2ea7a165001f666.jpg)
她好像说的没错,我其实是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开心的,只是我不愿意说出来。
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我们真的长大了,我们开始隐藏自己的情绪,也不再轻易向身边的人吐露心事。
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大概就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上一秒还在痛哭,下一秒就能收拾好心情继续生活”。
20岁的我们,或许还从未体验过成年人的崩溃,却在感受生活带来的不易与快乐之后,逐步迈向成年人的世界。
前不久部门聚餐,餐桌上,大家你敬我、我敬你,说着工作上的不易与开心,又彼此鼓励着未来要做得更好。
有人醉了,有人清醒着,透过满桌酒杯,我似乎看到了成年人的生活。
小时候,看着大人们喝酒,总觉得潇洒又霸气,总想尝尝酒是什么味儿,长大之后,品尝到酒的辛辣才知道,那些我们羡慕过的潇洒后面也曾有过无奈。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74913/693a4be4f19336e8.jpg)
知乎上有个问题
“长大到什么时候喝酒才觉得喝酒不苦的”
有个答案是
“当你面对的生活比你想象中的要辛苦很多倍的时候,或许你就不觉得苦”
20多岁的我们开始学着喝酒,学着所谓的社交礼仪,说着那些曾经讨厌的场面话,开始适应着从校园到社会的身份转变。
昨天中秋,吃着月饼时第一次开始想念家人。
从小到大,离开父母、一人在外的生活早已习惯。
犹记得,初高中住校时,身边的同学会因为想念父母而哭,我却没心没肺的说,一个人生活挺自由的,少了约束,甚合我意。
后来大学离家更远,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与家人的联系也越来越少。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74913/00bd9670cae0ea1b.jpg)
前不久离开家来上学的那天,天空下起了大雨,我说一个人可以,父母却坚持要送到机场。
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年近80的奶奶拄着拐杖在一旁感叹,
“下一次回来又要到过年了”。
那一刻,终于懂了为什么说“长大后,故乡只有冬,再无春夏秋”。
白岩松说:
“十七岁时,当离开故乡,是欢蹦乱跳的,因为你的眼中只有前方,或者说你的未来,你充满着好奇,甚至再见都懒得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74913/03ede9f92131f655.jpg)
后来长大了,我们才知亲情可贵,才知故乡在心中的分量。
这大概就是长大吧,某一瞬间,突然明白了生命中重要的人、重要的事。
村上春树说:“过去我以为,人是一年一年按部就班地增长岁数的,但不是那样,人是一瞬间长大长老的”
是呀,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一瞬间长大的,
比如,我们开始为未来努力的时候,
比如,我们开始学着管理情绪的时候,
再比如,流浪异乡开始想念家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