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送给高考结束后的你

2022-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郭勒的鱼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头条号,ID:郭勒的鱼,文责自负。

从填报志愿到毕业工作,满满的干货分享!

又到一年高考季,首先祝愿所有同学们金榜题名,心想事成!

毕业第三年,我也常常会看着匆匆擦肩而过的学生崽们由衷地感到羡慕,相信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离开校园后开始怀念读书的日子——

当年因为艺考没有考到理想分数的原因,我最终选择用文化课的成绩上了一所普通专科学校,兢兢业业学习三年,除了比别人少上一年学,感受上其实并没有觉得专科和本科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上课下课,挤食堂,做小组作业,校外社会实践,社团参加活动,毕业实习工作。

刚毕业那年过节回家,茶余饭后七大姑八大姨抓着我“关心”,以50岁博士学历教授职称的表姐为代表,皆是满脸忧虑:“我是真没办法想象你们大专生应该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

这关心听上去怎么有点变味呢?我当时极其无语,全靠感情硬撑起个礼貌笑容,心里狂吼:您没事儿吧?没事儿多吃溜溜梅,就甭瞎出来阴阳怪气了,OK?

随着今年高考的落幕,这几天在网上我陆续看到很多学霸博主们的选学校、专业指导,那么如果我们是“普通学生”或者不小心发挥失常,分数不够本科线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高尖精人才们眼中“无法生存”“社会耻辱”的我们,在专科学校应该注意的重点,以及大专毕业后是如何工作生活?

远得咱不说,依旧用我自己来给大家举例。

我是内蒙古考生,有传言,说“内蒙人报高考志愿,比在纽交所炒股还刺激”。因为内蒙的高考志愿系统是全国唯一的“动态排名、精确定位”。内蒙考生填完学校后,就能看到有多少人排在自己前面,并且能看到排名的实时变化。志愿系统会从上午9点开放到下午5点,系统关闭的时候,如果排名在学校录取计划以内就被录取了。如果超出了录取计划,那就滑档了,只能参加下一批的报名,从一本到二本到本科补录到专科,以此类推。

也就是说别的省要等半个多月才能知道结果,内蒙人在报完志愿那一刻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了。

我的分数差本科线6分,一本二本是没指望了,于是老师根据经验让我等一下本科补录,6分还是有指望能冲一下的。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我们那一年报脱了的不知道为啥特别多,等我打开报名系统,补录学校录取排名里全蹲着500,600的大神,给我彻底惊呆了。

那就报专科呗,虽然我的分数在本科补录里是个人微言轻的小透明,可在专科报名系统里还是有那么一丢丢微弱优势的——基本上我看中的学校随我挑,进去都能稳占前几名的录取名额。

和大多数人报志愿“先选学校后选专业”的思路稍有不同,我首先确定的是城市。别被“内蒙不包邮”这5个字唬住,其实呼和浩特距离北京非常近,再加上那边有很多亲戚在当地生活得不错,我又喜欢老北京的胡同文化,于是我快速选择了北京这个城市作为未来几年的学习工作地。然后选专业,因为当初艺考学习的是播音主持,也对新闻采编类感兴趣,我快速选择了新闻专业作为目标,一筛选,学校也就顺理成章有了选择: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那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专业只招1个人,我的分数稳稳地占住了名额,感觉十拿九稳的我松了一大口气。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眼看报名时间就要截止,大概还剩了不到10分钟,录取排名表突然发生了变化:一个超我200多分,完全能去上本科的大哥挤过来,咔嚓把我挤出了录取名额。

苍天大地,如果我有错请早点惩罚我,而不是剩最后10分钟把我挤下去啊喂!急急忙忙翻开学校发的志愿填报手册,我开始找北京其他合适的学校。情况很严峻,剩下有新闻类专业的好学校不在北京,北京有新闻类专业的学校都不太行。

一咬牙一跺脚,我妈拍桌子:咱换专业!

就像一个痴情舔狗的终极发言,我表示“如果不是新闻类专业,其他谁都无所谓”,被我妈一个暴栗打在头上。各位,吸取我的经验教训,你们在选择专业、学校的时候一定不能盲目自信,必须事先考虑好报脱了的plan B & C、D、E...

最终,我们选择了人力资源专业,一个相对来说不像“婚庆”“殡葬”“护理”听上去那么技术化强的专业,在校可以学习储备的知识比较多,毕业后也更容易找到工作,毕竟按照规定来说,每个公司都必备一名职业HR。

志愿填报的事情尘埃落定,我很快就开始了我的三年大专学习生活。

我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大二下半学期开始实习,因为过往两年我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并崭露头角,因此获得了主持了学院的招聘双选会,所以当时台下坐着的央企,国企各种公司HR在双选环节都向我抛出橄榄枝,工作机会主要以我本专业人力资源和文员行政为主。挨个面试了一遍,获得无数offer之后,原本怀揣着专科学历而自卑的心理也就逐渐烟消云散,起码心里有了个底——我还不至于找不着工作。

所以,亲,这个简单的小例子之后你是不是至少可以松口气了?专科学历是吃亏,但远远没有大人们形容的那么可怕,在北京那寸土寸金的地儿,活着是没问题的。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在专科这实际上只有不到2年整的学习生活中足够努力,也不至于娱乐活动全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步,起码你要让自己足够优秀到可以接住命运不定时抛来的机会,还要让别人知道你足够优秀,从而可以获得争取机会的资格。

当然,最后那几家公司我一家都没选,而是去了表哥开的公司,机缘巧合成为了一枚新媒体运营小白,写着我完全不懂的数码类文章,看着高低起伏阴晴不定的后台数据。因为不想被说是关系户,也不想被诟病学历,所以对于这份工作我是付出了125%的认真的,以至于后来我离职了大半年,公司又前前后后去了无数个代替我工作的高学历名牌大学毕业的运营人员,公司同事和领导还是会感叹再也碰不到比我工作得更好的姑娘了,问我就算不能回北京全职,线上兼职行不行?

这让我想起大一时听的一场讲座—讲师说,其实对于部分普通小公司来说,学历这玩意儿真的没有那么不可商量,因为刨除掉一开始的几年,最后拼的还是工作能力。

当然,这话当时是讲师说给我们这些专科生听,鼓舞我们好好学习的,但我去回看我自己的工作经历,好像也不是没有道理,起码毕业以来我从来没有因为学历遭受过歧视,有时候如果我不主动坦白,同事们会自然以为我和他们一样是本科生。

当前社会啊,上了专科就上了专科呗,你足够努力,再碰巧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幸运,生活给你的不会是阴霾。如果你已经错过高考前最后的努力阶段,或者你现在已经暂时和本科无缘,也完全不必因为这个一筹莫展。

同时,针对要上专科但是还没选好专业的部分小朋友,有一个还算能听的友情提示:既然是上了专科,排除掉你以后学校直接升本的专业相关联的因素,专业尽量去选择技术性的,好找工作。假设你像我这样,选一个人家本科也同样学习的专业,将来找工作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学历限制—既然都要这个专业,HR为啥不选本科生要选你专科生呢?毕竟专科学习时间只有2年左右,知识储备上大多数都避免不了存在短板问题啊。这个也算是我这三年专科学习中为数不多让我频频后悔又束手无策的事情。

说了这么多,那有些人估计又要问:专科听上去也还成,所以以后升本科是不就没啥必要了呀?

大漏特漏!

如果有机会升本科还是要升的,无关是不是学历歧视,也不仅是为了将来国考省考方便,主要人这一辈子学无止境,你能学进去,经济上也允许,赶紧升趁着年轻,开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把你感兴趣的,或者职场上用得到的那些知识用更专业更详细的方式变成你自己掌握的,不是很酷?

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就要从24岁升25岁,不尴不尬的年纪,毕业后荒废了几年忙着感受职场带给我的“甄嬛传体验大礼包”,见识了职场人心险恶,不由感叹还是校园生活美好啊~如果当初好好学习能一直往上读也是蛮不错......现在突然下定决心要升一下学历,有点晚,但也正正好,毕竟,谁会拒绝成为更好的自己呢?也祝愿所有和我一样主动或被动选择了读专科的你们,能够早日上岸成功,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

以上,就是我对普通学生报考志愿、选专业、以及上学毕业的一些小想法,如果大家还有关于专科的一些小问题想要探讨,可以私信或者在评论区留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