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补课第一课
2024-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花椒啵啵
上小学的时候,我知道了内向这个词,于是我把自己定义为内向的人。后来老师多次写评价本儿,也是经常提及说我不团结同学、性格内向。
再后来到初中,我逐渐理解到,内向是个不是很好的词,被冠上内向评语的人都是性格不好的意思,是不怎么受欢迎的。
于是在长大过程中,我一直给自己套着内向这个枷锁,每当遇到喜欢的人、想做的事情、需要表现的时刻,我脑子里都会突然蹦出一句评语“你是个内向的人,那么做不太合适吧”,于是我在自我斗争中错过表白、错过展现自己、错过那些想做的事情,还强装镇定,云淡风轻。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我都很怕别人提到内向这个词,更怕他们拿这个词来形容我,让我无地自容。
其实真正意识到自己对内向的理解有偏差,大概是看到鸟鸟的演讲的时候,她说,内向的人只是不太喜欢社交,不是不能社交,内向不是病……我突然对内向有了新的认识,内向和外向只是对人性格特征的描述,就像长得高和长得矮一样平常,它不会定义我们的任何行为规范,亦不能对我们的人生做出任何论断,只是,一个词。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的人生因为内向这个枷锁错过了多少精彩。
现在我可以很大方的跟别人说,我有点内向,我比较不爱说话,我喜欢独处,是的,这是我的特点,它就像别人喜欢说话,喜欢热闹一样平常。我有这些特点,但不代表我不能跟别人滔滔不绝,不代表我不能加入到热闹的场合,也不代表我不可以幽默搞笑,不代表我不可以在舞台上绽放风采!
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挺艰难的,父母大部分并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理解自己、如何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更多的只会教育孩子学习,所以我们有很多的成长要靠自己,所以很认同说,农村的孩子真正的成熟要到30多岁,没有办法,许多功课要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