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经典练字&书法中国传统文化

【心畫】闲情偶寄·颐养部·睡(节选一)·清·李渔

2018-07-23  本文已影响38人  半暇

半暇·得半日清闲,抵十年尘梦

简集

| 临砚

饰心·一 饰心·二 饰心·三 饰心·四 饰心·五 饰心·六

| 原文

有专言法术之人,遍授养生之诀,欲予北面事之。予讯益寿之功,何物称最?颐生之地,谁处居多?如其不谋而合,则奉为师,不则友之可耳。其人曰:“益寿之方,全凭导引;安生之计,惟赖坐功。”予曰:“若是,则汝法最苦,惟修苦行者能之。予懒而好动,且事事求乐,未可以语此也。”其人曰:“然则汝意云何?试言之,不妨互为印政。”予曰:“天地生人以时,动之者半,息之者半。动则旦,而息则暮也。苟劳之以日,而不息之以夜,则旦旦而伐之,其死也,可立而待矣。

吾人养生亦以时,扰之以半,静之以半,扰则行起坐立,而静则睡也。如其劳我以经营,而不逸我以寝处,则岌岌乎殆哉!其年也,不堪指屈矣。若是,则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如其不信,试以无疾之人与有疾之人,合而验之。人本无疾,而劳之以夜,使累夕不得安眠,则眼眶渐落而精气日颓,虽未即病,而病之情形出矣。患疾之人,久而不寐,则病势日增;偶一沉酣,则其醒也,必有油然勃然之势。是睡,非睡也,药也;非疗一疾之药,乃治百病,救万民,无试不验之神药也。兹欲从事导引,并力坐功,势必先遣睡魔,使无倦态而后可。予忍弃生平最效之药,而试未必果难之方哉?”其人艴然而去,以予不足教也。

| 译文

有个专门研究法术的人到处传授养生的秘诀,想让我拜他为师。我问他延年益寿的最有效的方法,最适合养生的地方。这些问题,如果两人的意见不谋而合,我就拜他为师,不然就把他当做朋友。他说:“延年益寿的方法,全靠导引;安养生命,全靠打坐的功夫。”我说:“如果是这样,那么你的方法最苦,只有修苦行的人才能做到。我既懒又好动,而且事事都讲求快乐,我们谈不到一块儿。”他说:“那么你的意思是什么,说说看,我们可以互相印证。”我说:“天地根据时间来安排人的生活,一半时间活动,一半时间休息。在白天活动,在晚上休息。如果白天劳作,晚上不让休息,天天这样折磨他,他就离死不远了。

我们养生也是按照时间,纷扰占一半时间,静养占一半时间。纷扰是行立坐卧,静就是睡眠。如果只让我劳累,不让我休息,那就太危险了。寿命也就屈指可数了。这样说来,养生的要诀,首先就是要睡好。睡能恢复精力,睡能蓄养气力,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强筋健骨。如果不信,就把没病的人和有病的人进行对比。人本来没有生病,但是让他在夜里劳累,夜夜不能安心睡觉,眼眶就逐渐陷落,精气也一天天衰落,虽然没有立刻生病,但是病态已经表现出来了。生病的人长时间不睡,病情就会一天天加重,偶尔沉睡一次,醒来以后,一定会有精神旺盛的感觉。这样睡就不单纯是睡,还是药。不是治一种病的药,而是治百病、救万民、百试百灵的神药。你主张导引的方法,还有用功打坐,就一定要赶走睡魔让人没有疲倦才可以。要我放弃生平最灵验的药物,去尝试未必奏效的药方,我能接受吗?”那个人生气地离去,认为我不值得调教 。

| 作者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 [1]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顺治八年(1651),41岁的李渔搬家去杭州,后移家金陵,筑金陵“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康熙十六年(1677),复归杭州,在杭州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 [2]  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一生著述丰富,著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 附言 · 品藻 · 评论区

Loading——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浅斟·半暇·散文

| 微型诗选 · 《门灯》· 秋霸

半暇

夜已深,所有的窗子入梦

唯有你,还睁着

盼归的眼睛

| 箴言

谢谢赏阅!

半暇·心如素简,人淡如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