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时候真得不需要想得太多
文:鲁班石
1
二十五年前的冬天,我当兵入伍。新兵连三个月快结束的时候,我和四十多名一起入伍的战友被选拔学习通信专业。新专业枯燥无味,不好学,而且淘汰率极高,一些战友就产生了早点脱离这个专业的想法。一些头脑灵活的,很快就达成了自己的愿望,调换了专业。
但有一位原本有机会调换专业的战友却与大多人的做法不同,他不但认真学了,而且还学成了尖子,四年后参加大比武还包揽了战士组所有项目的冠军,被选拔入教导大队破格提干。
送他入学前,在为学专业的新学兵组织的座谈会上,他分享了自己学有所成的经历。他说,那几年对于他的战士生涯来说,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时期,既然是处在成长期,那就服从组织安排,认真把本职该做的工作做好。过去,组织安排了他学通信专业,他就努力学好;组织安排他参加尖子集训,能做的工作做好;现在,组织又安排他去进修,他表示一定按照组织要求,学成归来,为组织所用。
后来,这位和我一起入伍的战友不负众望,在不断变换的岗位上,锻炼成为一名优秀军官,被树为全军爱岗敬业的典型人物。
2
还有一位战友,也很优秀,他复员后本有机会进入正式编的事业单位坐办公室,但他却被安排进了单位车队,成了应急班的一名司机。
第一年他被很多叫不上名的大小人物呼来唤去,而且经常会在大半夜里,被从被窝里叫起来出车。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想方设法调换岗位,可这位战友却认为自己刚来单位,需要锻炼成长,多经历一些就能多一些锻炼的机会,所以他每次都能愉快接受,顺利完成。
第二个年头,这位战友被破格提拔,任职一个街道副主任。领导给予的评价是,小伙子知道锻炼自己,吃苦耐劳,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
年轻时,少一些想法,多一些经历和成长,多一些努力和坚持,多一些付出和
3
但与前面两位优秀战友相比,我在转业后的单位,遇到的一位主管,却成了我印象最深的另一面代表人物。
那年春节过后不久,单位新调来一名主管。到任后的第一周,她就在开会的时候,很认真地指出我们单位在管理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的诟病”。
我们单位是一个从事通信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所,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全所上下就以“专业精而荣,专业哀而耻”为训词,可以说专业研究的氛围很浓,成果也很突出,拿到专业领域的全国大大小小的奖项很多,也是全国自建国以来的老牌研究所了。
按理说,在这样一个基础稳固,成绩斐然的单位工作,除了应有责任感和压力外,还应该感到自豪和荣耀。
可新来的主管却不这么认为,没过几天,她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新政改革,大抓行政管理,而且采取“一刀切”方式,部门领导以上会议开,不管你手头上的事多么重要,必须停下来参会;上级要来视察,必须在汇报,迎检流程上反复演练,对于项目负责人提出的把项目演示多走几遍的建议不予采纳……大小几件事下来,研究所的风气变了,表面看,管理很正规了,大家言听计从,忙忙碌碌,实际上多是疲于应付,深入研究课题的人不多了。第一年研究成果第一次掉出了前三名,年终总结时受到上级点名批评,她本人也被调离研究所。
事实证明上,她的做法极为不明智。新到一个环境,最重要的是,熟悉岗位,熟悉行业,熟悉这个工作环境里的一切,而不是在该让自己成长起来的时期,去急于盲目地介入非专业领域的工作,这样未免想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