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玩耍这件事,我是认真的
文/Angela自在
书架上的故事书又无人问津了。故事书可以不看,但是妈妈编故事还是要听的。
昨晚关灯后,和小儿子躺下来,他还让我给他讲大灰狼的故事。又是大灰狼的故事,我觉得自己脑海里关于大灰狼的故事的题材已经枯竭了。
上次讲大灰狼的故事,好不容易拼凑出来糊弄过去了。不过,毕竟是小小的请求,还是可以尽力去满足的。
于是,我很快入戏了,即兴继续编大灰狼故事的续集。
那时,窗帘半掩着,窗外的月光照进来,房间里能到一缕光亮。我绘声绘色地讲起故事,生动得连我自己都快信了,小儿子屏住呼吸,眼睛扑闪扑闪地,好像在想象着故事的画面。
在弟弟旁边的大儿子本来还不屑听我讲故事,慢慢地从不时地瞟我们一眼到头转过来一起听。我的脑海里涌现出故事的高低起伏的情节画面,思绪顺畅,滔滔不绝地讲着。
讲完后,小儿子还让我重复讲他想要的故事的情节,并随时选择快进或快退。在全身心投入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我们擦出了思想的火花,他自己还改编了一下我的故事情节,加入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和天马行空的想象。
直到讲累了,我们三个人横七竖八地躺着,睡着了。
早上起来后,我在想,以前,总觉得看一些高质量的绘本,在书中的故事里,我们才能吸收到想象力和创作的源泉。好像选一本书跟孩子阅读,是睡前标配的不可缺少的事情。
不可否认,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在别人创作的故事中,得到了启发和灵感。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亲子间沟通的快乐。
但是,有一个真相是,未必我们选择的故事书是孩子所喜欢的,即使是孩子喜欢的一本故事书,其中的故事情节也未必都能击中孩子内心的想法。他们是有选择的去吸收自己当下能理解的和愿意去了解的。
所以一本故事书读着读着孩子就闪人了,是很常见的一件事。
认清这个真相后,就不再执着于每天的所谓的只走形式的阅读。
因为在孩子们的心中就有自己想讲想听的故事。聆听他们的需求,和他们一起去讲故事,讲出心中最想听的故事,随意想象着各种可能的故事情节和结局,对自己和孩子本身就很受益,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呢?
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在表达着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只要我不执意去切断他。孩子不被切割的内心本身就是一座艺术殿堂。
家里现成的玩具越来越少了,因为没有创新价值发挥空间的玩具,最终只能是桎梏孩子的想象力。
如果细心一点观察,会发现这一类玩具,经常会被孩子们打入冷宫。那就是清空他们的时机到了。
凳子,抱枕,拖鞋,塑料袋,经他们的手随意一摆放,就是可能是一个故事,即使什么也没有时,孩子也可以赤手空拳地表演枪战片,英雄片,魔术片,寻宝片……
只要我愿意接受他们的邀请,加入他们一起去探索和表演故事,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欢乐和灵感。尽管在大人看来无聊可笑的角色扮演,但是,孩子做这些事情绝对是投入的。
大儿子每天早上去上学的时候,常常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想起我自己小时候上学的经历,我就特别理解他的状态和想法。
曾想,如果自己本身没有学习自主性的话,上过学校并不等于接受过教育。
就这样,我完全接受孩子不爱上学的事实。就在一周前,长成哥去北京出差一天回来后,北京突然增加了新冠肺炎的人数。
沈阳这边开始了严查,我们上报社区后,因为他去的地方离疫情重灾区很远,基本上没有交集,这真是万幸。
社区经过审核后说孩子可以正常上学,长成哥也正常上班。但是学校经过商议,本着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态度,还是决定让我大儿子停学回家观察一周再上学。接到通知,我就火速去接大儿子。
在校门口,看到他一脸蒙圈的样子。
在路上,他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跟他说了缘由。他长叹一句:“真是奇怪了,我早上不想上学的时候非得去上学,刚刚跟同学玩的正开心的时候,有同学叫我说老师找我。我想在学校里的时候,却让我回家,我跟同学都没玩够呢!”他又跟我述说刚才都玩了什么游戏,玩得有多开心!
我听了,忍俊不禁,是的,我相信,在玩耍这件事情上,你确实是认真的。
(本文系原创文章,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