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嘴中的读书无用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寻找最能激起共鸣的借口
1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祖母劝明兰:“读书毕竟不是女孩子的分内事。”
而听此言后,明兰扶于祖母膝旁说道:“依我看,读书无用论这话就是骗人的。如果读书无用,为什么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难道闲得慌?我觉得这些话,不过是那些男人们,希望女人一辈子浑噩愚昧,乖巧听话,好摆布。”
虽然这段关于读书的说辞有些时代的局限性,但是这样的言论放在现在依然不过时。
生在封建古代,长于狭窄深闺的明兰知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时代最大的谎言。
正因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从小本就聪慧过人的明兰更加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家里办私塾,明兰也有幸进入学堂学习,她专心在师傅讲授的知识里,不似如兰偷懒,也不似墨兰矫情,祖母请宫里嬷嬷前来教授礼仪,如兰觉得学习礼仪无聊,便不认真,墨兰觉得学习礼仪有助于自己未来攀嫁大户人家,便工于心计,只有明兰把它当作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哪怕只是礼仪学习,她也认真做笔记,认真学习。所以她一个官宦宅院里的庶女才能一路升级打怪,一路收获各种好人缘,上至管家,下至婢女嬷嬷,最后也恰是这些人都在她最孤立无援的时候站在了她身边,甚至挽救她于水火。
与其说《知否》讲的古代宅院内斗和狗血偶像剧,不如说它是一本书,而这本书告诉大家,读书有多重要,看看女主盛明兰就知道了。
2
在看到明兰谈读书的时候,我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生L。
在一次课前与学生交流中,L主动起来谈了他对这门课的想法或者接受程度,L先是眉头一皱,然后一脸不屑地说到:“老师,我觉得都还好啊,就是我觉得专业课学着没什么用,都是理论东西,而且很浪费时间。”
我没有对L的言论进行反驳,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点头示意他坐下,我看了看全班其他学生,大部分都在低头玩手机,只有前排的几个学生在认真听课。
L的话让我有一丝触动,这又让我想起他刚入学不久跟我谈过的一番话。他略带烦恼地走进我办公室,然后跟我说到:“我觉得大学跟我想的不一样,感觉没有意思,觉得读书没什么用,浪费时间和金钱。”他坐在我的办公桌旁一边说一边摇头,一脸期待地让我给他提建议。
“我看你们课挺多的的呢,怎么会觉得浪费时间呢。”我说道,然后继续处理手头的工作。
“老师,重点是我觉得我们的课好无聊,感觉专业课没什么用。”他连忙解释道。
听到他说的这番话,我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沉思了数秒后,问道:“你怎么就这么肯定没用?如果真没用,为什么那么多大学都要设置专业课呢?”我轻轻地反驳L。
我不知该如何劝慰L内心关于读书无用的执拗,因为面对当时刚入校不久的他,我没有直接否认或赞成他的说法,只是简单说道:“这样吧,你才刚进大学,你先好好上在这个专业上一学期,一学期后再告诉我你的变化。”
一学期后的今天,当L依然在课堂上说了他的那番读书无用论,我开始挖掘他屡次得出这番结论背后真正的原因:短视眼光衍生出的伪获得感。
L没有在读书上花费太多时间,就没有获得感,没有获得感的他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反而一直觉得读书无用,他之所以多次把读书无用论很淡定,确定地说出来,大概因为他觉得这是他实践过后唯一结果—读大学无用。可他却没想到这个被他认为是收获的结论其实是一种短视眼光衍生出的伪获得感。
他的读书无用论无非就是读书的不可立即变现论,无法即时变现便认为无用,就是把他自己的前期投入划入沉没成本,一旦认可自己的投入成为沉没成本,便开始倡导读书无用论,很明显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把读书功利化了。
我想,类似L的想法应该不在少数。至少,那群坐在教室,眼盯手机的行为至少传递出这门课上着没用,或者觉得老师讲的不咋的,肯定没用。
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虽然反应教师授课的不够精彩,但是根源问题大概还应在他们嘴中所说的读书无用论吧。既然读书无用,何必用心读书,既然不用心读书,那么大声倡导读书无用论又有何关系呢?
3
这里我们不谈老师的授课技巧,教育方式和行为导向。我们来谈谈盛行在学生们心中的读书是否真的无用。
在我这里,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如果读书无用,为何家长们挤破脑袋要让孩子们上名校;
如果读书无用,为何家长们砸锅卖铁要让孩子们上大学;
所以,社会中并不是倡导读书无用,所谓的读书无用只是自己逃避窘境的借口。文中L的窘境是什么呢?
L作为本专业进校分数最高的学生,心里有一种优越感,他没有把自己的这种优越感化为更加优秀的动力,反而被这种“暂时性”的优越感束缚住了前行的脚步,他带着优越感而来,却走的不是那么顺利。渐渐地在他心里形成一个“排己否定环”,即除了自己,其他都是他否定的对象,所以后来经过一学期,两学期,三学期历练,L从当初高考的佼佼者,成为今天班级一个“芸芸众生”,内心的失落和要强让他只看到了外部的原因,却始终没看到真正的原因在自己身上。
所以,学生心里所谓的“读书无用”,不是真的读书无用,而是自己不愿努力,不愿付出而已,看不到成绩说读书不用,无非就是为自己的失败找了个最冠冕堂皇且最容易激起共鸣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