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第一、二章

2021-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小草莓儿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是我们希望达到的境界。

尤其这里的“说明白”一定要考虑到听众是谁,同一件事针对不同的人群也需要选择适合他的方式去说明。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感觉自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对方就是听不懂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难不成对方是个傻的?这其实常常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想怎么听的思考。

学习金字塔原理希望自己可以提高自己的系统思考,讲话,可以更具逻辑性,条理性,更有效果的解决问题。

第一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使用金字塔结构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1、归类分组,构建金字塔式思维结构

人的大脑会自动将信息归纳分类,努力找到其逻辑关系,便于记忆更多的内容。

据研究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当然也有非常强的,但是一般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当大脑发现超过4或者5个时就会开始归类,便于记忆。

2、自上而下,结论先行

沟通是互相的,接收者的思维是金字塔思维,如果发送信息的也是金字塔思维,就不需要接收者大脑做一遍额外的转译分类,沟通会更加的高效。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顺序就是一种金字塔思维。

当你传达给其他人的思想进行了归纳分组和总结概括,并通过自上而下的顺序表达,对方会更容易理解。双方之间的理解也会相对更容易达成一致。

假设未结论先行,一句一句的表达思想,接收方会自行寻找共同点,但是由于知识和理解力的差异存在,很难和发表观点的人做出完全一样的理解。

3、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总结概括是一个持续调优的过程。需要先把思想放入金字塔结构中,根据以下规则进行检验。使其最终符合金字塔原则的规则。

文章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的思想必须是下一层次的概括(将具体的思想抽象概括为新的思想)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可以在思想的抽象程度上提高一个层次)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逻辑顺序展现了组织思想时的分析过程)

第二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金字塔结构的文章是从金字塔顶端,自上而下的延各个分支再将思想一层层呈现出来。

要达成这样的结构可能一开始并不能拿捏的很准确,所以先要梳理想要表达的思想。

1、纵向关系

是引导文章形成一种疑问—回答的对话,使读者带着兴趣了解文章的思路。因为其过程思路非常清晰,读者只是确认是否同意读者的推论,并提出新的与之相关合乎逻辑的问题。

2、横向关系

必须具备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

3、序言

当然,在着手构建金字塔结构前,还有了解一件事,即文章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序言确定初始问题。

如果读者针对文章存在疑问说明已与读者有了相关性,有了关联性才会开始对其有所吸引。因此为了保证能够足够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必须回答读者脑海中已有的问题。文章的序言可以通过追溯问题的起源和发展来给出这一问题。序言的开头向读者说明背景,在这一背景中应当是发生了某件事情使读者提出你的文章将要回答的问题。

序言通常的呈现方式:背景,冲突,疑问,回答。这样的形式能够确保读者了解整个思维过程之前,你们站在同一位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