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摄影

缺乏诚敬信,必定大退转

2023-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安祥之音

:请问 师父,修行很好的人为什么还会退转?要如何修行,才能生生世世永不退转?

:我在台南的时候,他们叫我讲话,我第一次讲话就讲《禅、禅学与学禅》,我大体地说“禅是佛的心,佛的心态就是禅,禅学就是一种学问”。学问是见仁见智的,因为各人的水准不同,各人的气质不同,各人所学不同,各人的一切生活背景、遗传因子……种种的不同,学问的内涵也就不同。那么禅跟学问扯得上关系吗?也扯得上关系呀!禅的表现的方式很多,但是最直截了当表现的 ——“什么是禅?打你一棒”,直截了当。各位当中有很多人钻研过禅学公案、葛藤,钻了多少年钻不透,我都给你说破了,我说的这句话是别人不可以说的,那就是“佛者,觉也。”他为什么打你一棒?打疼了,你有了知觉,那就是禅呀!但是它可贵的不是你知道疼,那你没事你天天感觉到疼,那是无病呻吟,没人打你你也疼,那麻烦大了。他是要告诉你保持一个纯知觉 ——“只有知觉,没有内涵”,而不是要你到深山野外不去接触现实的生活,而是像现在一样,用心若镜。你现在清清楚楚呀,我讲话你听得见呀,这是什么呢?这是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谁记得它,你也记不得,现在你也不会太清楚我讲什么,这个是我们修行必要的。

要如何修行才能永不退转?就是我刚才讲的,也是我在台南禅学会第一次讲《禅、禅学与学禅》说的,你们必须做到“诚、敬、信”这三个字。

“诚”是什么?是孔、孟的心法,是儒家独有的一个字,是中国的文化精神的核心。它是什么?我讲得太多,我不必重复了,但是有一句话可以诠释为什么“诚”很重要,这句话我曾经说过,就是“虚伪的因,必得幻灭的果。”不管你做什么事,你若不是“一棒一条痕、一掌一掴血”,那就得不到真正的实效,得不到真实的受用,所以要“诚”。

第二个要“敬”,“敬”不只是说见人很恭敬,“敬”就是说要敬事,做事很认真,修行很认真,态度很认真;其次就是很谦虚。你若不敬,就是马马虎虎、随随便便,那你学不好。而你若不敬,你就是贡高我慢、自大,见了人都认为我最行,结果你一定是自我膨胀,自我膨胀就会犯下很多错误。因为“错误与烦恼同在”,所以你犯的错误就会跟你的烦恼恒成正比。你若想不烦恼,最简单,你把错误改掉,你就不会烦恼了。你一定要向自己的内心求答案,你有了烦恼,怨天尤人,那个只会恶性循环,愈来愈坏。你若向自己求答案,说“我为什么产生错误?我有哪些东西会招来烦恼?”然后把错误改掉,这样才能够彻底解决烦恼。

所以如何不退转呢?主要的是不要“自我膨胀,不诚、不敬、不认真”。告诉你说不要太着相,告诉你说我们的智慧和感情只投入、奉献于责任义务里,凡是跟我们责任义务无关的,我们不要去浪费生命力,不要去浪费精力,不要去胡思乱想,我们只注意如何活着,过一个实际的人生。也就是说我们要享受,我们也必须要付出,我们靠众生而活,我们不种地有饭吃,不开纺织厂有衣服穿,我们应该奉献我们自己的一己之力,这样活就对了。

退转,就是说你不敬 —— 你不尊重法,你不尊敬人。该尊敬的人你不尊敬,你就会退转了,而且就会大大地退转(编者按:这暗指疑师、轻师)。该信的法你去怀疑,你以前到处找真理,找到了真理以后,你偏要去摧残真理、毁谤真理(编者按:这就是疑法、谤法)。吕洞宾,大家知道他是神仙,他可以点石成金。有一天,有一个年轻的修行人,很苦,吕洞宾就把石头点了一下,这块石头变成金子了,吕洞宾把这块金子(大块的金子)给了这个年轻人,这个人不要,吕洞宾很高兴,见了黄金谁都爱,但是这个人不贪,这个人很难得,准备要收他做徒弟。但是吕洞宾还是有点不放心,吕洞宾要问清楚为什么他不要的原因,这个年轻人说:“这个金子,我看没什么,我想要你的手指头,你把手指头给我(众笑)!”

我为什么讲这个笑话呢?我们的“贪嗔痴”三毒,会使我们退转。而退转最彻底的原因,就是说我们不敬 —— 该敬的人我们不敬,该敬的法我们不认真,就会退转了!菩萨有没有退转的?有呀!十地以下的菩萨都会退转。退转得最显著的,就是他丧失了安祥。丧失了安祥以后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他不再容光焕发,他不再有亲和力,但是他还有同化力。什么同化力呢?他会使见到他的人或接近他的人都感到烦恼,他会把烦恼传染给别人,那是因为他改变了同化的质。

—— 摘自《耕云解惑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