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朋友,少一条路。
▼ 文/三虎图/月神之箭
朋友多了幻觉多。
幻觉多了就像王朔小说中的情景:
小瘦子在大街上叫嚣,谁敢惹我?
大汉上前说,我敢惹你!
小瘦子就搂着大汉继续叫嚣,谁敢惹咱俩?
……
朋友多了,你就可能把朋友的当成你的了,感觉可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可是,一朝梦醒,心碎一地——朋友的还是朋友的,你的就是你的,包括你欠的债,长的青春痘。
老话总是误导我们,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归根到底却得靠自己。
其实,朋友不是用来“靠”的,朋友是用来真诚结交的。
如果交往就想着要“靠”,终归还是靠不住。
一个哥们的公司今年大有起色。
他的体会就是,闭门谢客,破釜沉舟,低如尘埃,埋头苦干。
过去一个大老爷们,却整得像朵交际花,到处结交朋友。
参加各种论坛、路演、训练营、头脑风暴、私董会、圆桌会议、早茶夜酒,什么花式都用上了,希望交上更多的朋友。
可是,想好的合纵联横,资源整合一直没有。
痛定思痛,他终于想明白,自己没什么价值,交一百个朋友,人家也不知怎么帮你。
于是引刀自宫,退群退会退圈子,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拼命做产品。
闭关一年,抬头看天,云开日出,许多合作都顺理成章了。
这哥们的感言,过去我们老想整合资源,想的都是占对方的便宜。
老想着四两拨千金斤,隔山打牛,结果是隔山打空气
砍柴的与放羊的,是可以合作,但好歹你得有羊与柴啊。
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囤积所谓“人脉”,不如把大把时间去工作中磨与悟。
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举过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
他曾经给一位敬仰的企业家发过电子邮件,但没有得到回复。
几个月后,企业家突然联系了格兰特,而且他根本不记得格兰特曾经试图联系过他。
他说,他听了格兰特的演讲,并提出想要和格兰特见面——现在他有了证据,知道格兰特可以带来增值。
这次经历让格兰特明白了一个道理:
认识谁或者得到谁的联系方式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让别人注意到你。
人脉不需要你成为人脉交际的专家,只需要你自己成为一个专家。
当你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真正专家时,你的人脉自然也就建立了。
好运气不是追求来的,是吸引来的,好的人脉也是如此。
朋友多了给你安全感,其实也是一个幻像。
电影《教父》中,教父到处寄放友情,关键时刻零存整取。
现实生活中,你四处寄情,有时候却血本无归。
有调查表明,你帮助过的人,需要时不一定会帮助你。
反而是以前给你提供过帮助的人,许多仍然愿意继续给你提供帮助。
多个朋友多条路,可是哪来这么多的朋友啊。
朋友太多,你就没有足够的精力与关爱投入到他们身上,许多朋友就不过是酒肉朋友,点赞之交,屏蔽之交、小号之交——有的人让你加的微信号是专门用来应付不想深交的人。
重要的不是你接触、认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真正认可你、在乎你。
结识正确的人对一个人的成长或成功明显有益,但这个正确的人在多大程度认可你、愿意帮助你,甚至甘愿为你承担风险,这都取决于你自己在一瞬间呈现出的价值筹码。
在我们这个时代,你只要有价值,不是朋友也可以与你合作,达到共赢。
我们生活的是全球化的社会,而不是熟人社会的小圈子里,弱关系有时还比强关系理牢固更简明。
吴伯凡先生曾聊到过“知遇之恩”与“相见恨晚”,充分说明了真正的朋友,不分早晚。
吴伯凡说,中国人总讲“知遇之恩”,“知遇”者,“知”在前,“遇”在后,只有相知才能有真正的相遇,只有“遇”,没有“知”,等于没有遇。“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不相知即是无缘,这是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却也是我们常常忽略的。
吴伯凡还这样说“相见恨晚”,真正的相见都是恨晚的,不恨晚的相见不如不见。
在彼此相见之前,两个人都做了很多事后看来仿佛是为这次见面而做的准备工作,这种无意中的准备,就是在彼此不知晓的情况下各自修行,各自积累与对方的缘分,所以在相遇的那一刻,便会产生“相见恨晚”的感慨。
与其四处寻找朋友,不如修炼好自己,自然就会吸引来真正的朋友。
身边总有这样的人,像辛勤的小蜜蜂,飞啊飞啊,以为收集到无数的名片与微信号,就可以酿成成功的蜜糖。
今天见大伽,明天见大牛。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朋友圈秀成一朵花。
后来发现,真正的大牛与大伽,都不怎么发微信。
朋友圈里深藏功与名,笑而不语,无睱他顾,闷声发大财做大事。
我们在看一些成功故事,总爱强调这样的桥段:某人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另外一个人物,从此他的职业生涯或者创业历程便获得了奇迹般的改变。
和所有的成功故事一样,这样的内容不一定可以普适:即便这个故事的所有细节都是真的,但成功是小概率的事件。
现实的情况是,大量的人费尽心机结识了一些人,但是最终也一事无成。
我们之所以没有听到这样的事,是因为所有这些人都没有成功,自然就没有写成功故事的价值,自然你也就不知道小蜜蜂们的种徒劳。
多个朋友多条路,走的路多了,就没有了路。
只有一条路可走时,才可能是出路。
背水才能一战,绝处才能逢生。
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