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活着?

2018-08-20  本文已影响62人  R日月木水

人为什么活着?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从古至今,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有许多人都试图给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这其中也包括我。我在经过两次开颅手术,术前写遗嘱时,才真正滴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算是一次开悟吧!至于我为什么活着,留在最后告诉大家。

      关于这个话题,100个人会有多少种答案,我没有考证,但相信绝对不会只有一种或两种答案,可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有人为了自己、有人为了家人、有人为了事业、有人为了财富、有人为了金钱、有人为了爱情、有人为了在社会中价值.........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思考并对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的,还有就是我们如何来辨别判断什么样的活法才有意义,活着是正确的?

     至于为什么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这和我们每一个人的信仰、价值观、教育、所处的环境、社会体制、宪法等因素相关,也和自己的觉悟和认知有关,也就是每个人的智慧程度不一样,比如在抗战年代,很多人的生命就是为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而活着的,比如抗日英烈们;在国共内战时期,许多人的生命就是为了打败国民党解放全中国而奋斗献身的,比如刘胡兰、董崔瑞等,在国民党军队里也同样有为了战胜对方而献身的,只是我们认为他们是反动派。

      依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生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不同阶段的需求而活着,起初是为了生理需求而活着,然后是安全,被尊重、被爱最后到达最高的自我实现,也就是让自己在社会上拥有价值。

     因此就可以把不同认知或者不同追求层级的人进行分类,也就是他们活在不同的人生追求层面,或者说就为他认为最高追求而活着。那么第一种人活在活着的层级,以满足生理需求为意义,或者就是为了吃喝拉撒、工作、住房、工资的物质层面而奋斗;第二种人就是对追求安全而活着,这个层次需求一般是在满足生理需求的情况下,人开始注意自身安全和稳定方面的需求。这个需求主要体现在社会秩序、体质、法律、和平、医疗、教育等各方面,简单说就是平平安安不被歧视和伤害。第三种人就是对爱与归属的需求,他们就在精神方面有了追求,在满足前两种需求的情况下,人们就开始渴望亲人、朋友、爱、友谊,希望能和别人建立起一定的交际关系,希望别人的认可。需要在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等群体中处于一个恰当的位子。第四种人渴望被尊重,这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已经不再是希望一个恰当位子的需求,一方面是获得自尊、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自由的愿望;另一方面要在一定群体中有威望、被承认、有地位、有名誉、被欣赏等。第五种人,要求自我实现,这是最高层次的活法,是为了个人的理想、抱负、追求、价值观而活着,要在这个社会中成为顶尖人物,甚至是时代的里程碑型的人。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每一种人活着的意义其实都是社会的一种反射,因为他和当下的社会环境、体制、教育、经历、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因此可以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教育环境,不同的社会体制就会培养出对生命有着不同认知的人群。

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也有人说:“要想活着就要适应现实”

这分明是两种绝然不同的活法,然而谁对谁错呢?

    不论人们为什么活着,其意义不在于活着的本身,而在于这个社会朝向文明进步的方向是什么!

     也就是活着的意义是否符合普世价值,如果符合那就是有意义的一生,如果违背普世价值,那这一生可能就是没有意义,或者是有罪的。

      我以为最基本的普世价值就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伤害他人利益为前提,甚至不能以损害大家共同赖以生存的地球为原则,前者不用解释,你的生命过程中不能造成他人的痛苦和伤害,想必大家都认同,但后者就比较复杂了,如何判定对地球环境的损害呢? 人们生存要砍伐树木修建房屋,人们吃肉要打猎要杀生,这算损害地球环境么? 合理的使用地球环境当然是正当的,过度的烂砍伐和屠杀动物,导致生态破坏、物种灭绝这就是有害的。我想这些基本的道理大家都会认同,无需解释和啰嗦。这只是我们不做什么,那么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才体现出活着的更有价值的意义呢?

      还是这两个问题,1、让他人从舒服到幸福,2、让地球越来越美丽适合我们人类生活居住。其实就是两个维度,一个是人,一个是自然,如何让人们文明、自律、充满幸福,如何让养育人们的地球越来越适合人类生活。

让他人从舒服到幸福,自然是从关心、支持、帮助到爱。

     让地球越来越美丽,那就要像对待我们的儿女家人一样对待地球,呵护、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物。

     说的都这么美好,那么理想化,可现实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恶呢?我们又如何面对人类导致的恶?

这个话题留在以后再续。

      开头卖的那个关子还用揭开么? 估计读到这里如果你有心,就会理解我人生的意义了!

爱仁者仁爱,不论人与自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