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
大郭换工作了!
大郭是一名老员工了,在这个人员流动频繁的行业,能安心干十年的人不多。大多数人都是干上一两年就跳槽了。不是说人挪活树挪死吗?大郭本不想挪,这是一毕业就到的第一家公司。
对于这家公司,大郭还很喜欢的。钱不多也不太少,事不少也不算多,当然离家近是必须的了。给人打工吗?开心最重要,大公司环境也不错,自由!早早的实现了所谓的弹性工作制,早点晚点没关系,真的有事了,跟老板打声招呼,背着包就出门了,没有人因为这事不给你涨工资,也没有人因为这事去打小报告。一句话,性价比高!
所以,大郭一呆就是十年。从没有动过要出去找工作的念头。可是,大郭为什么会跳槽呢?说起来,最开始是一句话,这句话是:“你有这个绩效奖说明你在老板心中的份量比我高。”这话还不是谁对大郭说的,只是不巧被大郭听到了。这话是小王对小黄说的,小王小黄跟大郭比起来都是后生,是两年前一起进得公司,一直都坐在大郭办公桌的对面,私交也不错一直会嘀嘀咕咕聊点女人自己的小事情,大郭从来也没有想偷听她们聊天的想法。在大郭看来,这都是一些无关自己的事情,可那天,偏偏大郭就听到了这句话。
小黄得这个绩效奖,大家都是知道的,当初小黄做那个新项目的时候,大郭还帮着做了不少事情。后来小黄授嘉奖,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因为一个绩效奖不过200块钱,还不够请大伙吃顿饭的呢?这不,小黄也请了大伙吃了顿饭,这话就是吃完饭回来,大郭刚刚坐下就听到小王说的。
“在老板心中的份量?”这个问题,大郭好像从来没想过。大郭于是开始想自己在老板心中倒底有多重,想老板重视一个人的表现应该是什么样?升职加薪发奖励?委以更重要的任务?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这么一想,大郭心里有点不平静了,自己好像从来没有小黄这种绩效奖,小黄来的这两年,好像前前后后有不下四五个了。自己职位也四五年没有升过了,每次加薪的时候总是会被老板告知,公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每次升职的时候都是明年一定考虑,前不久老板还对大郭说,“今年年底肯定要升的。”嗯,做的工作也是一成不变好几年了。老板每次都会告诉他,“这是我们团队的根基啊,我们就是以这个工作为起点,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这么一想,大郭觉得自己在老板心中没有小黄重要!这个结论吓得大郭一哆嗦,心里更不平静了。
心理上一波动,大郭的思绪就有点乱飘。他想起了不知是哪本办公室哲学的书上讲的道理,一定要做老板心目中的第一梯队成员,因为每个老板心中都有一份员工排行榜,好事老板就从上往下奖励,坏事就从下往上惩罚。如果你不能成为第一梯队成员,那么就算你这回得到了补偿,下回老板第一个想到的仍旧不是你。大郭自己把自己在组里排了排,从以往得到的各种好处评价,自己绝对不是第一梯队的人。
一位先哲吧,说芥菜种子比什么种子都小,但也能长成大树。换工作的种子就在了大郭的心中慢慢的长开了。大郭回到了投简历,等电话,去面试的流程中。当然大部分的都是石尘大海,还有各种不便,大郭心里犯了嘀咕,有点觉得在现在的公司也不错,毕竟什么都熟悉了,公司性价比高!于是大郭有点退缩了……
在这个期间呢,又发生了一件事,大郭所做的项目取消了!本来项目取消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郭工作这些年,项目被取消也不也是一回两回了,取消就取消吧,连老板都没有表示出什么惊讶。
可当大郭把这个事儿和朋友说的时候。“你跟着目前的老板是没有前途的”,朋友给了大郭一个令他瞠目结舌的结论。
“你老板如果开始对项目取消这么伤士气的事情都开始无动于衷的话,那只能说明他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已经没有更大的期望了。如果你老板不能引领你走向更高的层次,那你必然要考虑换工作了。你老板会跳槽吗?”
事业规划,这个有点飘渺的词突然闪现在大郭的脑子里。凭心而论,对于各种办公室哲学,职场鸡汤大郭是有些不屑的。但朋友的话像一根手指头捅破了窗户纸,让大郭窥见了一点不一样的光芒。大郭开始思考自己的老板,觉得老板是个不错的人,平和,不严厉,会做人,会聊天,谈八卦炒股票,是个不错的朋友。可是技术上,一般般!如果不是当年公司的大扩张,估计很难成为小老板吧?想到这,大郭突然明白了这就是那个所谓的彼得原理。“嗯,老板很难进阶了,那我跟着他也不会让我迈上人生的更高一个阶梯!”这是大郭思考的结果,然后大郭开始审视自己所在的团队,发现不仅自己不是在团队里不可替代,自己的团队在整个公司中也不处于竞争核心。换句话说,如果公司遇到困难,首先裁掉的应该就是自己的团队,如果组内裁员,自己也不能稳保无虞。这个结论像重磅炸弹一样彻底击溃了大郭残存的念想。
“一定得离开这个公司了!”
"我的理想高于老板的理想。"在这个信念下,大郭开始了更积极的投简历,等电话,面试中……这颗离职的种子出土成苗了。几经波折,还真有两三家公司向大郭抛出了橄榄枝,再三斟酌,大郭敲定了一家。
当大郭把离职的事情告诉老板的时候,老板没有表示太大的惊讶,只是还在一味的谈钱上不划算,说本来打算今年年中给大郭升职的。大郭笑了,说,其实自己对公司还是有诸多不舍的。比如这个,比如那个等等。
回到家里,大郭都觉得自己的话太虚伪,有那么多的不舍怎么会想离职,离职的原因又怎么是简简单单的钱能解决的呢?上次老板谈升职说的是今年年底吧。唉,无所谓了,离职不是永远都不是一两句话那么简单的。还有老板明显不重视自己吗,记得以往小李,小周离职时,好像老板的老板还出面了吧,唉!大郭越发觉得自己的离职是正确的了。
接着就是离职的各种表格,大郭这才发现自己的名字写得都不如当学生的时候帅了。最后大郭擦干净了自己的办公桌,然后走出了办公楼。当办公大楼的门关上的时候,大郭知道自己不在拥有可以刷开那扇门的卡了,虽然曾经的那张卡上大郭的头像早都已模糊不清。
就这样,大郭离职了,就是因为当初的那句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