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会员优秀文集散文我们爱写日记

城市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20人  雨晴天空
城市

2019年2月11日星期一晴

去年八月份从北京回来坐的是火车。我不时地望向窗外,窗外的景致时时变幻,时时刷新。

一会儿,一大片杨树刷地掠过,一会又看见几排平整的瓦房,青灰色的瓦,红砖砌成的墙,别致又小巧。烟囱上顶着个小帽,炊烟袅袅升起。

过一会儿,又望见几栋高耸的住宅楼,突兀在田野里。那些建筑只是建完主体,尚未完工。

我在想:谁会在靠近车轨行驶的地方买房呢?每晚都要伴着隆隆的火车声入眠。

有时一大片原野掠过,偶尔停留着几只鸟,东瞅西望。天空的云变幻着模样,金黄的色彩里有着青灰的色调。

那次看见黄河,有人惊呼,想起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那水颜色是土黄色的,汹涌澎湃。岸边有挺拔的杨树,还有几个工作人员。

过一会,又望见一片楼群,高高低低,参差起伏,外墙是桔红和淡黄,在夕阳的余晖中,我看见了学校和大型超市。

这应该就是城市。三四线城市。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划出一大片农村土地,开发商开土动工,建成人们向往的高楼。再配套上学校,医院,商场,公交,游乐设施,为生活助力,为出行方便,把生活圈缩小。这便成了城市。

其实它来源于乡村,来源于小县城,一点点扩建,变成了庞大的生活网。人们在这网里生活着,忙碌着。

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又开发了公园,建博物馆,建艺术馆。我们觉得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境界也高了,其实我们内心的需求还是不高的。

那些公园,那些修剪的齐整的花花草草,那些雕塑,起初让人眼前一亮,感觉现代又时尚。可去得多了,便觉得乏味了,觉得有些肤浅。

他没有一线城市的名胜古迹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没有深层的涵义。

我常常喜欢看城市的月光,偌大如盘,冷冷地望着这世间。我也喜欢看早晨的霞光,远山的墨影,看太阳被霞光烘托着,从里面跳跃出来。

即使下午的夕阳,每日都有不同的变化,阴天下午太阳象一枚桔红的鸡蛋黄,晴天时霞光淡淡隐退,夕阳渐渐沉沦。

只有大自然的景是最平常的,也是最精彩的,一留心,你就会发现,大自然赋予人类多少美仑美奂的景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