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集热风-所谓“国学”》鲁迅反对的是什么样的“国学”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十月四日《晨报副刊》,署名某生者。
文章名为《所谓“国学”》。我们先来看什么是国学呢?字典上的定义是,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而鲁迅说得清楚,他所反对的所谓“国学”,“一是商人遗老们翻印了几十部旧书赚钱,二是洋场上的文豪又做了几篇鸳鸯蝴蝶体小说出版”。简而言之,一是假借了国学之名骗钱的商人,二是硬要挤进“国学家”阵营中的鸳鸯蝴蝶体小说家。鲁迅并不是反对国学,只是反对那些依托国学的名义鱼目混珠、挂羊头卖狗肉、从中追名逐利的人。
之后鲁迅又加以解释。印书的商人又有两种,第一种:“商人遗老们的印书是书籍的古董化”,这种书没有出版日期,也分辨不出版本,但印刷精美、古色古香,用来骗附庸风雅的遗老的钱。第二种“用坏纸恶墨别印什么“菁华”什么“大全”之类”,“错字迭出,破句连篇”,用来骗学生的钱。
关于鸳鸯蝴蝶派小说,在《热风-随感录六十四 有无互通》中已有介绍,由于新文学阵营认为他们的作品立意不过才子佳人,是“人民开始觉醒的道路上的麻醉药和迷惑汤”,始终持批判态度。自然也不会认为鸳鸯蝴蝶派作品是属于国学阵营了。
鸳鸯蝴蝶派的作品打个比方,如今科学昌明,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是好的,但是有些人动不动就用量子力学、区块链、元宇宙等等唬人的名词包装起来骗人,卖些保健品、投资品之类获取利益,这是我们时常都能碰到的。伪科学对科学的伤害,就像伪国学对国学的伤害一样。
“试去翻一翻历史里的儒林和文苑传罢,可有一个将旧书当古董的鸿儒,可有一个以拆白饷阅者的文士?”
拆白,是上海方言,意思是流氓诈骗钱财。鸳鸯蝴蝶派自己说,“拆白之事各处皆有而以上海一隅为最甚(中略)余于课余之暇不惜浪费笔墨编纂事实作一篇小说以饷阅者想亦阅者所乐闻也”。显然,鲁迅认为这些将流氓诈骗钱财的事情编纂成小说来取悦读者的文学,不能称为国学。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是推崇新文学,与主张文化复古的国粹派、学衡派、鸳鸯蝴蝶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的。他认为这些假借保存国粹、弘扬国学之名,行追名逐利之实的人,才是对国学更大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