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社会人饭局恐惧症
前段时间,一个刚入职的学长发了一条朋友圈“这种脸都笑僵了的饭局真的够够了”,让我突然对进入社会场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我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种饭局。
或许是家庭聚餐,在饭桌上作为晚辈要挨个给长辈敬酒,几番寒暄,在大家兴致正浓的时候还要被长辈要求站起来说几句祝福的话语,在过年过节时尤甚。
(每次聚会前我都要百度一下贺词找灵感)
或许是职场聚会,领导举起酒杯开始讲话,畅想公司未来,体贴关怀下属,而饭桌上的职员们无不强颜欢笑,鼓掌喝彩,然后大家举杯碰撞叮当作响一饮而尽。
(为了了解成为一名社会人的要求,在知乎学了不少)
总之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们似乎都不自觉的带着面具,每一张笑脸的背后都是尴尬至极的潜台词:我不是真的快乐,我的笑只是我的保护色......
似乎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并没有很好的融入到这类“社会人饭局”中,我们的假笑、附和、敬酒都不如混迹江湖好多年的老油条那么得心应手,所有的饭局仅仅一个词便能贯穿始终——尴尬。
我本身是一个吃饭的时候不会招呼别人的人,甚至连主动的敬酒与我而言都是极为困难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社交的无能,总之当我看到20来岁便能在各类酒局中左右逢源的人,我会有本能的排斥和厌恶。
20来岁还在读书或者刚毕业不久,书生气便已荡然无存,已然成为一根老油条,真的让我感到一种“青年油腻”的气息。
上个学期我参加了一次典型的“社会人饭局”,饭局上有各种领导,他们个个大腹便便,头发抹着发蜡,透过金丝边眼镜框我看到了一双双“深邃的眼睛”,每一双眼睛都像是一面镜子,我在里面看到了太多的深谙世故。
领导的那一桌位于整大厅最显眼的位置,他们按级别落座,在一名担任主持人角色的男人的主持下,领导分别起立发言,每一次发言都能获得一波掌声,然后他们落座,抬手,开始吃饭,周边桌子的人们也跟着拿起筷子开始吃饭,伴随着恰到好处的举杯和祝酒。
我们这一桌坐着的都是学生,跟整个氛围有些格格不入,面对这样的社会气息着实有些坐立难安,我们无所适从,只好跟着鼓掌,举杯,并扭曲着面部肌肉摆成微笑,匆匆吃了几口,然后不约而同地“落荒而逃”。
那种尴尬与以往在安静的教室放个屁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种尴尬里包含了太多的心理活动:要看人眼色,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要跟着大流走,该笑的时候要笑,情绪要跟着氛围变化;要遵循酒桌礼仪,把握敬酒的时机和祝酒的措辞,等级尊卑一定牢记在心......
每一次的这类饭局都让我身心俱疲,它时刻提醒我你已经是一个预备期的社会人了,该注意的要注意,该学习的要学习。原来,适应社会人饭局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他已经不只是中国的餐桌文化那么简单了,一方餐桌包含了太多的等级、人脉、规矩、机遇。
酒桌文化的社交技能早已成为职场人编织和营造社会关系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这是中国传统留下来的一种礼仪,是人情社会的一种体现,但我还是厌恶。
尤其是在职场,酒局被赋予了超其本身意义之外的意义,我们美化了说,这是礼仪。但说实话,里面包含的更多的是投机和虚伪。
投机,因为总是有人把做事的成败依靠在一桌酒局上,像是“情商决定论”,觉得做事最关键的是打通关系。我承认在中国,确实人脉关系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任何事情最基础的都是能力,没有踏踏实实地去做的话,任何成就都不会长久并坚实。
虚伪,因为这样的酒局目的性太强了,每一次的“社会人饭局”都应该伴随着《演员》BGM: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的,你又不是个演员,别设计那些情节。
刚刚搜索了职场酒局,弹出无数职场酒局要注意的事项,看完以后不寒而栗,无可奈何。
不是所有职场酒局都这样,但这样的酒局真的有点多。
作为一名大学小白,突然想起了曾经在吃饭时见识过的学生会聚餐,部长举杯讲起“官话”来滔滔不绝,小干事们在底下应和着,居然还在给部长们挨个敬酒。
这样的场景真的尴尬出天际,让我联想到小时候过家家的我,假装自己是奥比星球的领导,然后建设自己的积木城市,指挥手下的各类干部,可以说是非常爆笑了。这也是我为什么拒绝一切学生组织的原因,套路太多了,应付不来。
不论是在各类聚餐里还是大学里还是今后要进入的职场里,我知道这些潜规则是我改变不了的部分,也知道作为一个未经世事的大学生这样的想法是有些幼稚的,但我还是要用这没什么用的声音表达抗拒,算是我最后的倔强吧。
我的社会人饭局恐惧症,不好治。
END
文 | 晋王京阳
图 | 网络
公众号 | 不默声
“我喜欢记录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