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宝贝文学世界有故事的照片

儿时的年味

2019-01-07  本文已影响9人  言信

我的童年是在河南农村度过的。八十年代物质相对匮乏,过年是大家最高兴最期盼的。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有各种各样好吃的,过年的时候才能有新衣服穿。过年的时候有什么愿望家长都会尽可能满足你,在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家长也很少因为琐事责骂我们。

儿时的年味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打扫卫生,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真正开始准备过年还得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每一天都有讲究,并且那个时候是农闲没什么事干大家也就按部就班按老辈儿留下的规矩来。

二十三炕锅胋儿。老家的锅胋儿有点像北京的葱花烧饼。按我们老家的做法像做油卷儿,只是按扁了,炕成两面焦黄,因为比较厚里边可能不熟,所以还要上锅蒸一下。这样里边是煊软的,外表是既香又有咬紧。吃锅胋儿是有讲究的,具老一辈人说,嫁出去的闺女农历正月初二回娘家吃到锅贴儿将来老人去世的时候闺女能在身边。不知道灵验不灵验,但每年奶奶都会腊月二十三做的锅贴儿留到初二姑姑们回来。(当时没相机没有图片,现在已经好多年没吃过那样的锅贴儿了)

二十四扫房子。对孩子们来说,腊月二十三拿通知书,二十四就算正式放寒假了,二十四扫房子少不了孩子们的加入。老家的房子是砖瓦房,扫房子之前要把需要盖的东西都盖上,再拿长长的竹竿绑上笤帚扫房顶。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擦桌子、洗板凳、扫地。干干净净准备过年。

二十五磨豆腐。磨豆腐是村里的集体活动,泡豆子,磨豆浆,压豆腐。具体的细节和工艺不太记得了。只知道烧火的时候我们小孩就去拿柴火,压豆腐的时候我们就去搬砖。不知疲倦,来来回回,也忙的不亦乐乎。

二十六去买肉。集上有卖肉的,但大家都认为自己亲眼看着杀猪的过程买来的肉会更放心一些。并不是每一家都养猪,自家养猪的基本上都会留一只到过年杀了,自己吃一部分,剩下的卖了换钱。当年真的是亲眼目睹过杀猪的过程,很血腥,还是不要想了。

二十七杀只鸡。这一天不只是杀鸡,该准备的年货也都要准备了,鸡鸭鱼都要有。这一天对我们家来说主要是准备鱼,大鱼主要是草鱼,小鱼主要是鲫鱼,都择好洗好备用。

二十八贴画画。对联每年都是父亲自己裁纸自己书写的,他的字迹娟秀工整,有时邻居也会找他给写。水井上要贴川流不息,粮仓上要贴五谷丰登,猪圈要贴六畜兴旺,树上要贴树木兴旺,院子里要体贴满园春光,大门口要贴抬头见喜,厨房要贴小心灯火,卧室要贴身体安康,各处贴什么都有讲究。在我家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奶奶有几副古字画对联只有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才挂出来,过了正月就收起来了。

二十九去买酒。这个我知道的比较少,但在这一天我家每年都会煮肉。把之前准备的肉在大铁锅里煮,先放大骨头,再是各种肉类。除了大骨头是当时吃的,别的也是给过年做菜做准备。

三十捏比尔。翻译一下就是包饺子,这个不用多说,每家每户会做。三十我最兴奋的是炸东西,麻叶是我的最爱,在网上找了好久也没有当年我吃的麻叶的图片。

儿时的年味

还有各种好吃的,炸排骨、酥肉、方肉、鸡块、鱼块、小鱼、丸子、豆腐、苹果、红薯等等。在我的记忆里,光是炸的东西都有十多种,都是为以后待客做准备。

除夕,守岁。自从有了春晚,守岁就变得更热闹了。大家一起看电视,包饺子,吃零食,唠家常。等到零点钟声敲响,鞭炮声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睡觉前一定要把第二天的新衣服放在床头,在门口放好拦门杠,听说是辟邪的。

初一拜年。这一天不是串亲戚,是在家里同村的人之间拜年。这一天除了吃饭串门放炮什么也不干。一年到头,这一天是最放松的一天。

初二去舅家,初三去姑家,初四去姨家,接下来就是比较远一点的亲戚了。串亲戚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有的亲戚多的要持续到整个正月。那时候交通不发达,每家的交通工具就是一个自行车,早上走中午到,吃完饭再回来。下午回家是比较痛苦的事情,因为每年春节电视台都会播电视剧《西游记》《龙门客栈》《小鱼儿》《鹿鼎记》之类,每天连播几集,每次都怕耽误看电视。

待客是过年比较重要的事情,还记得妈妈每次都会准备八个蒸碗,等着客人的到来,如果客人来了就先把蒸碗蒸上,再根据客人的多上准备其它的菜。多年没有吃过妈妈做的蒸碗了,好怀念那个味道。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想吃什么都能吃到,对过年的饭菜没有太多的期待,有更多的人会说吃什么都没味儿。现在过年即便是吃上当年一样的饭菜也不会有当年的惊喜和期待。

今年过年还会回家,还期待今年过年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