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2017-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静心_静语

    宋词,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它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 曲子词、 乐府、 乐章、长短句、诗余、 琴趣等。它始于 梁代,形成于 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传统文化课上,领着孩子学完唐诗,再走进宋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其诗成就不如散文,但也不同凡响。今天就领着孩子们学了他的这首《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是一首关于元宵节的词,我问孩子知道哪些元宵节的习俗,孩子们知道的还不少,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而这首词写的就是元宵节观灯时引发的情思: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月亮挂在柳梢头上,我和朋友约会在黄昏后。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我暗自哭泣,相思之泪沾透了新衣的袖子。 这是首相思词,“花市灯如昼”就是描写元宵灯火辉煌的景色。“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文末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词与唐朝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虽说两首诗都是爱情诗,孩子们年龄小,还是理解不了,但是诗中的美好情感却可以用心去感受,读上阕的时候语气中透着一种欢快与惊喜,读下阕的时候,带着淡淡的伤感与失意,特别是读到“泪湿春衫袖”时,那拂袖擦泪的动作让我忍俊不禁,孩子们的世界就是如此单纯与美好。

孩子们做的诗配画作业,略显稚嫩中,还是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对诗词的喜爱。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每次,把这些诗词熟练背诵下来,孩子们也是一脸的小得意,原来诗词中蕴藏着这么动人的故事,寄托着诗人美好的情感。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老师,姚同学把这首诗能读下来了!”检查的小组长一脸兴奋地告诉我。“那很厉害吗?”“嗯,好厉害,他以前什么也不会的。”姚同学引起了我的好奇,我走过去,准备给他拍一张照片,他高兴地伸出了表示“胜利”的剪刀手,可能以前从没有获此殊荣吧!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同学们不由自主发出的掌声是对姚同学的最好奖励。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一个黑黑的小男孩问我:“老师,您会背百家姓吗?”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他说:“我会背,我背给您听。”说完,一气背出来,原来高手在民间啊!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下课了,一位漂亮可爱的小姑娘拿着一朵纸花走到我面前,笑眯眯地说:“老师,送给您,我亲手折的。”我突然想起了南北朝诗人陆凯的《赠范晔》,诗中的那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江南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最能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境吧!

徜徉诗词里的美好——支教手记

    其实,用心感受与倾听,你会发现生命中的诸多美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