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生日程表:我们究竟该从中学习什么?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采访CS(计算机)专业的哈佛大学生是如何度过一天的,从他的计划表中看到,从早到晚,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天当中几乎没有什么被浪费掉的时间。并且,这只是他最普通的一天校园生活而已。
大多数人在看到这张令人羡慕的计划表后,先是由衷地佩服,觉得不愧是哈佛的学生,作息时间规律,很会善于利用时间。并且感觉好像自己捡到了宝一样,知道了某种“秘诀”,心想着我要是能按照这张计划表走,我也一定会在学习生活中有很大的进步。
于是拿出小本本,开始新的一轮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的“制订日程计划”大计。
很快便制订好了计划,坚持了不到一个礼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是大数人的常态,日程计划表总是定了又定,但没有一次真正让它成为你的生活规律。
我们是时候该反思一下到底是哪出了问题,为什么看似“完美”的日程表却对你没什么作用呢?
01
没有结合现实生活考虑日程安排
作家张佳伟曾经提到过他大学毕业后,当自由撰稿人的日子,有几年是晚上写作,然后晚睡晚起。冬天经常是写稿到早晨,出门吃早饭,睡到午后,出门晃荡,读书,入夜开始写作。
后来出国留学期间,日程安排又有了变化。有课的日子早上上课,到午后写稿。没课的日子,逛博物馆,每周去超市大采购两次,冬天跑去葡萄牙或西班牙,夏天回国。
他还会根据时令的不同,增加运动的时间。根据时差的不同,调整写稿工作的时间。
对于自由职业者,他说“自由职业者,因为时差、工作性质、个人舒适程度、习惯、所处地区的境况不同,所以谈不到典型的一天。”
不同行业的人,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日程表”。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对别人有效果的,不一定对你有效果。
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现实情况来制定属于自己的“日程表”,而不是盲目跟风。
哈佛大学的学生,他能做到从早到晚把事情安排得满满当当,并执行下来,那也是他一直以来就坚持的生活习惯。
其实“日程表”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
02
没有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考虑日程安排
我大学室友们的作息时间都不太相同。
小雨每天晚上11点必须上床睡觉,并且从躺到床上到睡着这之间的预备时间不到10分钟。早上7点起床,精力充沛。她选择在一天最开始的时间来做比较难的事情。
小萌每天晚上要熬到1、2点才睡,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起床。她早上的精神不足,但是一到晚上特别兴奋,思维特别活跃,所以她选择在晚上来做困难的作业或者任务。
他们都在各自大脑最活跃的时间段来学习,而在自己状态不佳的时候选择休息。
心理学家对这种差异性的解释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性,叫做“生理时钟”,它决定了我们在一天的不同阶段内,精力状态的波动起伏。
而生理时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睡眠偏好。
1976年,心理学家研究得出有至少三种偏好类型:
(1)晨型人,这类人倾向于早睡早起
(2)夜型人,这类人倾向于晚睡晚起
(3)正常人,没有特别的倾向,可早也可晚
小雨和小萌恰好分别对应前两种人,因此他们精神状态的波动起伏不同。
所以说,这也就不难解释,在人群中,有的人早上思维很活跃,而有的人则是在晚上。
其实大家都对熬夜和早起有一个误区,睡眠时间少比熬得晚对身体的危害更大。《睡眠革命》中是这样说的:人一周应该睡够35个周期,大概也就是一天6个小时,一个周期大约是1.5小时。
所以不必太过拘泥于定时定点地睡觉,但是一定要“睡够”。
这不是在给你不睡觉找借口,而是告诉你,每个人的作息时间不同是正常的,这是自身决定的。
03
你不断地去效仿别人的日程表,
其实是攀比心在作怪
记得我在上高三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状态特别不好。因为我经常会跟我们宿舍的一个女生比较。我们学习成绩差不多,每次考试都不相上下。但我总想着要超过她。
晚上回到宿舍的时候,她学我也学,她熬到几点我就熬到几点,反正决不能比她学得少。平时在教室的时候,她做了什么题,我也一定要做。
那段时间感觉生活没了自己的主心骨,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无形之中给了自己很多不必要的压力。结果月考成绩也没什么进步,还是原地踏步。
后来我就不断地反思自己,发现其实当自己想要达成一个目标或者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在这过程之中倘若太注重自己跟别人的差别,以别人为参照物而不观察自己的改变,不想着以自己现有的基础上突破自己,那么是不会有什么进步的。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目标来制定计划和作息习惯,盲目地去效仿别人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