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
每一种理想,计划,真正到现实中,面临落地的时候,都会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实中充满各种限制。
以最近看的谷歌的《重新定义公司》为例,里边提倡的,与其花时间去管理庸才,不如多花时间在招聘上,去招聘上等人才,让他们自我管理。省去中间“看管”的环节。对于这种理念,我个人是持双手双脚赞同的态度,但在操作的方式上,有些许不同,还有对人的选择上,也不一样。
任何的方法论,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如同每个男人都期望自己的女友,老婆是绝色美女,没有哪位老板,期望自己的员工是蠢货,下等人才。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绝世美女,自然有绝世美女的“价”,会把大部分的男人都过滤掉。对于顶级人才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先来定义一下谷歌需要的“创意精英”:会自我管理,智商高,质疑权威,脑洞大开,执行力高。
既然人才有级别,薪水自然也是有级别的。对于一家公司来说,都会面临的是,可支付工资的额度问题。以谷歌的财大气粗,对于额度这问题,自然不是什么障碍,所以谷歌有这个资本说:你是不是顶级创意精英?不是?滚。 而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公司,其实是没有这个财力来说这样的话的。更多的公司,做的事情,更像是在地摊上买东西一般,捂着自己干瘪的钱包,砍价争取最大利益。
吸引人才的,也不仅仅是薪资问题,还有魅力的问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顶级人才,自然也希望自己所处的环节,也是顶级人才们聚集的地方。同样,也希望自己的上司,自己的老板,同样的顶级的人才,有足够的魅力来折服自己,有让自己佩服的地方。而事实上,如同创业成功的企业永远少于5%,顶级人才的比例一定是少于5%,同样,老板是顶级老板的比例,也一定少于5%。
上边说了顶级人才的定义,顶级人才既然是有自我管理能力,智商也高。也就证明这是一种目标非常明确,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去做。对于这种人来说,在一个环境中,是否有自己的可发挥空间,也是决定选择比较大的因素。然后从老板的角度,就算你知道如何去做?理想与现实都会有差距,有差距就会有风险,就算你知道如何去做,真正是否能做成功又是另一回事。而做不成功,失败的最终苦果,是需要老板自己来承担的。有多少老板有足够的魄力可以承担给予”创意精英“足够创意空间带来的风险?
还有其它的,比如质疑权威。这帮脑洞全开的创意精英,不要期望会给你太多面子。比如写《重新定义公司》的这位高层,刚进谷歌没多久,自己的独立办公室,就因为别的办公室太拥挤,强行把东西搬过去跟他做室友了,类似这种更多的例子不展开了。
回到上边说的,任何的方法论,都是需要有前提条件的。一种锅盖,配一种锅。就单单以上边的四个维度来说,有多少公司,有多少老板可以提供足够多的资源?
倒不是说,提供不了上边的资源,就不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以阿里巴巴为例,阿里巴巴起家的时候,当然,肯定 有顶级人才存在。但更多的,是一帮积极主动做事,为共同目标付出的人。而马云同学本身,有足够的魅力把这帮人圈住。注意,“魅力”虽然是两个字,但里边包含的意义,我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详述。
理想,其实没有太多的限制,现实,确是处处有限制,处处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