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爱好者中国传统文化简书·道学

半痴仙人 王孟英

2018-06-12  本文已影响10人  d65212c45023

清道光四年,也就是公元1824年,在浙江的婺州集中着很多盐务商号,当地负责主管盐务的领导叫周光远,二十七岁,长得白白胖胖,气派很足。一天,他跟往常一样去“如厕”。进去之前还一切正常,可从厕所一出来,他就觉得不对劲了,身上一阵发冷,然后出虚汗。旁人看见他这副模样,吓了一跳,赶紧问:您这嘴唇怎么白了?出什么事儿了? 这时,周光远不但嘴唇白,甚至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自己赶快躺到了地上。这一来,手下人吓坏了:领导这得了什么病啊?赶紧请医生啊!于是,赶快请来了医生。医生来了,一诊断,说:“您这患的是痧症啊!要用芳香开窍的药来治疗。”痧症,是过去对一些外感热性传染病的称呼,是一个统称。一般认为在痧症中出现神志昏迷的症状时,需要用芳香开窍的药物来治疗。 就在这时候,医生还没来得及开方子时,只见人群里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计偷偷伸出了手,去摸周光远的脉。摸着摸着,突然他脸色大变,大声说道:“这是脉微欲绝啊!这脉搏微弱得马上就摸不到了!” 脉微欲绝意味着什么呢?这说明患者的阳气马上就要消失了。 小伙计接着说:“这个时候,医生您再用芳香开窍的药,这人就危险了!” 大家一听都吓了一跳,这是哪位说话呢?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自告奋勇”的主儿,于是都笑了,纷纷说:你一小伙计,懂什么?人家医生在这儿,哪有你说话的份儿,你赶快闭嘴。

小伙计急了,他大声地阐述着自己的主张:“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用芳香开窍的药!” 此时,周光远虽然躺在地上,但是心里还算清楚,他想:咦?这小伙计说的症状,怎么跟我的感觉这么相似呢?于是,他指指小伙计,吩咐手下人:就照他说的去做!大家一听,大跌眼镜,心想领导您别不是病糊涂了吧,有医生在那儿,您让一个毛头小伙给您看病,能行吗?可是领导吩咐了,没办法,于是就问这个小伙计:“那你说怎么治这病?” 小伙计此时也很着急,怎么办?情况很紧急,却没有药啊!正在焦急中,他一低头,看见自己胸前佩戴的一块干姜——过去有些地方,人们通过佩戴干姜来避寒邪,小伙计的这块干姜,就是他妹妹送给他的礼物,有四五钱重。于是他赶快摘下来,让人捣碎了,熬了一碗干姜汤,给周光远喝了下去。为什么用姜呢?虽然姜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个常见的调料,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中医对它还有很多的妙用。比如做菜用的生姜,是可以发汗解表的,它同时还可以和中止呕。如果呕吐的话,用生姜汁能起到止呕的作用。如果不想发汗,只想止呕,怎么办呢?我们中医就会用湿的纸把生姜包上,然后放到火里煨,这个叫煨姜。煨姜就不发汗了,但仍有和中止呕的作用。如果再把这生姜晒干了,变成干姜,它也不发汗了,作用是暖中回阳,可以回阳通脉。如果把干姜再放到火里炮黑了,就叫炮姜。炮姜的作用部位在脾肾,它也不发汗,但可以暖经,可以止血。因虚寒导致的出血,炮姜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下面是中医对姜的多种用法:生姜 发汗解表 和中止呕 煨姜 和中止呕 干姜 温中回阳 炮姜 温经止血 干姜汤喝下去之后,周光远的嘴唇慢慢红润了起来,精神头也足了。见状,大家都佩服不已。在大家惊叹的目光中,小伙计又提笔写下了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等药,这都是补气的药物。然后又让人去抓药,熬好药汤,给周光远喝下去。周光远就这样恢复了健康。 大家都奇怪了,这位小伙计是谁啊?怎么我们这儿的一个小伙计比请来的医生都厉害啊?他,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王孟英。 王孟英这三个字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有些陌生,但是在中医界,他却是位鼎鼎大名的温病学家。然而,青年王孟英当时只是一位小伙计,他为什么会比那些医生更懂得医术呢?他是怎么学习医术的?后来又如何从一个小伙计,变成一位医学大家的呢? 公元1808年,在浙江省的钱塘,就是今天的杭州,诞生了一个婴儿,家里给他取名叫王士雄,字孟英,这就是我们的王孟英。王孟英出生之前,他们家有过三个男婴,但都因病死去了,所以王孟英是最大的一个男孩。家中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把他送去私塾,希望他好好读书,博取功名。 但就在王孟英十二岁这年,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王孟英后来的生活轨迹。 这一年,王孟英的父亲病了,患的是温病。 什么是温病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在中医里,把外感病大致分为伤寒和温病两类病,简单地说,伤寒就是人体感受了外界的寒邪,需要用温热的药,把寒邪透发出去;温病呢,就是人体感受了外界的温热之邪,需要用清凉的药物,把热气给透出去。 可是当时大家对温病不太了解,医生来了一看,都认为这是伤寒,于是都用温热、散寒的药来给他父亲服用。结果王孟英父亲的病不但没治好,反而越来越严重。接下来又请了位大夫来,这个大夫一看,说你现在还闹肚子、泻肚子,这是阳虚啊,来点温阳的药滋补一下。于是就给补阳,结果自然也没有补好。最后,王孟英父亲的病越来越重,文献记载说是“病日以剧,将治木矣”(《温热经纬·卷四》,清·王孟英)。“治木”的意思,就是说很危险,快买棺材了。  《温热经纬》 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一位英雄人物,叫浦上林,是一位年轻的医生。从这天开始,这个医生就成为了少年王孟英的偶像,王孟英日后从医,跟这个人有很大关系。 可是,这个人刚来到王孟英家里的时候,大家并不相信他。因为他太年轻了,长得又帅——又年轻又帅,在中医这行里不但不吃香,而且还吃大亏。大家觉得老中医才有经验,这么年轻的大夫能治病吗?

浦上林医生来到王孟英家,给王孟英的父亲诊断结束以后,说了一句话,这句话马上就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了。他说:“是温证也,殆误作伤寒治,而多服温燥之药乎?”(《温热经纬·卷四》)意思是这本为温病,是不是在我之前的医生给当做伤寒治,用了很多温燥的药啊?大家一听,对啊!这个是伤寒还是温病我们分不出来,但是没少服温燥的药倒是真的。 接下来,浦上林医生又说了一句话,他说:“这个患者‘幸而自利不止,热势尚有宣泄,否则早成灰烬,奚待今日耶?’”(《温热经纬·卷四》)意思是说这个病啊,多亏他还闹肚子,体内的热还能泻出去,否则这个人早就该病危了,还能等到我来治吗? 这下,王孟英家人很佩服了,觉得这个人说得有道理,就问浦上林医生,您说该怎么治呢?浦上林医生就说了:“你们现在赶快去多买些甘蔗来,然后大家一起来跟我榨甘蔗汁。榨出几大碗甘蔗汁来放在患者床头,让他随便服用。” 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要买甘蔗呢?因为这个甘蔗,在中医里认为它性味甘寒,如果人患了外感的热性病,出现了津液损伤,服甘蔗汁可以清热生津,把热给清出去,保存人体内的津液。王孟英后来就把甘蔗汁叫“天生复脉汤”(复脉汤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创立的治疗气阴两虚导致“心动悸,脉结代”的方子)。中医里认为西瓜、白梨等都有这样的作用。接着,浦上林医生就开了一个方子,都是苦寒的药,让王孟英家人按方抓药,也熬出几大碗来放在床头,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让他喝。 结果,在服用了甘蔗汁和苦寒的药以后,王孟英父亲的身体就慢慢恢复了健康。这令王孟英极为佩服。少年王孟英望着浦上林医生高大的形象,心里特别佩服,想:日后我要能成为这样的医生,那该多好啊! 这是王孟英想从医的第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种子,正在等待合适的条件发芽,因为人少年时代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着相当大距离的。那么王孟英后来又遇到了什么事情,使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医生呢? 两年以后,就在王孟英十四岁的时候,他父亲又病了,这次很不幸,没找到浦上林医生。根据文献记载,浦上林医生搬到了很远的乡下,搬到农村去了。结果王孟英的父亲很快就病危了。王孟英这辈子会面临数次与亲人的诀别,这是第一次。我们从文献里可以找出一些诀别时的蛛丝马迹,让我们根据这些蛛丝马迹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形吧。 一天晚上,王孟英父亲知道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了,于是他把王孟英叫到了床前。望着王孟英稚嫩的面容,他对王孟英说:孟英啊,父亲我可能要不行了,坚持不住了,以后人生的道路要你自己去走了。父亲送给你一句话,“人生天地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也。”(《王孟英医案·周序》,清·王孟英)意思是说,孟英你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做个对世界有用的人,你记住这句话,父亲我就死而瞑目了。

王孟英闻言非常痛苦,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他只是把头抵在父亲的手上,不住地点着,用这种方式来回答父亲。 没多久,王孟英父亲就去世了。在送葬的队伍中,王孟英披麻戴孝,走在最前列。因为从这天开始,王孟英就是这个家里年龄最大的男子了。 父亲的去世,对王孟英的打击太大了。因为过去读书人学的都是儒家思想,儒家讲究的是什么呢?讲究的是一个“孝”字,百善孝为先。现在父亲病了,病得非常重,被病痛折磨,作为儿子,您只能在旁边看着,束手无策,一点忙都帮不上,这是您尽孝的方式吗?您就这么尽孝吗?以后您还配说这个“孝”字吗?还配说自己是一个儒生吗?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学子带着这种痛彻心扉的自责,走上了学医的道路。他们从对父母的孝心出发,在经过了人世间的沧桑以后,把孝心升华为对众生的博爱,最终成为一代医学大家,这是一个长长的名单,我们现在知道,这个名单里就有王孟英的名字。 安葬父亲后,王孟英回家找到他的舅舅,“泣告母舅”,哭着说了一段话。他说:舅舅啊,我父亲临去世的时候,让我做一个对世界有用的人,要说对世界有用,有比学医更有用的吗?可是这医学太难学了,道理太深奥了,不认真学习,恐怕就学不会这些道理。我现在想用十年的时间来学习医学,想把我的母亲、妹妹们托付给舅舅您,您看可以吗?

王孟英的舅舅听了,非常吃惊。一个十四岁的小孩能说出这番话来,太懂事了!于是舅舅鼓励他:我支持你学医。 但是,很快王孟英就发现这样下去也不行,因为舅舅也不是有钱人,所以没多久,自己家里就没有饭吃了。文献记载的是“厨无宿舂”(《随息居饮食谱·后序》,清·王孟英),意思是今天晚上您到厨房去看看,已经没有明天早上吃的米了。现在我们可能很难体会到生活窘困的状况了,但在过去那个年头,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没有办法。因为王孟英是家里年龄最大的男子,于是年仅十四岁的他背起行囊,告别母亲,踏上了打工的道路,出去找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但是王孟英学习医术的决心并没有因此改变。那么,王孟英究竟找了一份什么工作?又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变成一位名医的呢? 当时的婺州,就是今天的金华市,有条街叫孝顺街。孝顺街上集中了很多盐务商号,王孟英找到其中一家,当了会计,因为他算盘打得特别好。白天工作特别忙,王孟英要负责货物进进出出的记账。到了晚上,一下班,小伙计们就都上街吃吃饭、喝喝茶、聊聊天。但是王孟英吃完饭就回到家里,翻开医书,开始自学中医。 学到什么程度呢?文献记载他是“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清·王孟英),点起蜡烛来看医书。等到晚上小伙计们都回到宿舍了,王孟英就拿着蜡烛在帐篷里接着看书。看到什么程度?“帐顶为之黑”,蚊帐顶都熏黑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