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和理想的参考思维方式婚育 心理 命运解析 公众号 tyh197296167

27.你的人格凭什么该由基因和环境决定?哲学对人格心理学的追问

2017-08-09  本文已影响1314人  盆小猪
人格决定命运?
凭什么?
你甘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人格吗?
所以问题不在于人格提升。
人格心理学具有科学主义的支持,是故必须要经过哲学的追问,才能有人文的价值判断。本文就是在哲学与人格心理学的对话中,讨论被误解的“人格”。这篇文章不能帮你改变人格,也不能帮你改变命运,但它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反思的出发点。

引论:人格与特质

(一)对人格定义的误读

人格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先来看看西方心理学界如今对人格所能普遍接受的定义:

Personality is a se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at are aff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dividual: values, attitudes, personal memories, social relationships, habits, and skills.

(参看《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ontinuity and Change Over the Life Course》一文)

由此可见,个体的行为,认知,社会关系,机能,等各方面的模式,都与个体的人格相关。人格因为标示着个体的独特性,而具有了个性的意味。人格不是个体与生俱来且一成不变的心理结构,它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发展。

这就是问题所在!

在中文表述里,人格似乎不再是对个体各方面心理模式的总结,反而是个体心理模式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但在英文表述里,人格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人的思维概括的结果。许多人讲人格心理学,错就错在这里!

所以,我们每个人本来并没有所谓的人格,人格都是别人眼中的我们。当我们需要看别人眼中的自己,我们才会去思考我们的人格。

关注人格,少不了讨论这个问题:是否我们的人格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就会好起来?

诚然,每一个人,都希望提升自己的人格。人格究竟是什么,以致于让许多人以为提升了自己的人格,就如同灌下了一碗鸡汤,可以从此重新做人,让一切重来?

但是,当认为人格决定命运的时候,就等同于认为人格以及人格形成的心理特质成了个体的灵魂。个体的一切,都被这作为灵魂的人格所支配。这与人格提升相矛盾。

这就是关于人格的第二个问题。


(二)星座理论与特质的荒谬

人格在文化中的影响极为广泛。然而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史却像神棍的话一样充满了经不起追问的无稽之谈。

所谓的星座,或者生肖,无不是一种被迷信化的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英文写作traits,或者作为气质,写作disposition。

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开始,个体人格的特质必然与关乎本我和无意识领域的力比多有关。

力比多(libido)的压抑与释放是个体身体自出生起就有的关于快感和欲望的问题,所以,个体童年的经历成为了塑造个体心理特质的重要因素。

既然人类都因力比多的作用而去适应社会带来的压抑,缘何不同个体会有不同的反应模式?

为何同卵双胞胎即使处于同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也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以展示内心关于力比多的压抑的不同表达?

针对这一现象,最好的解读,便是力比多的结构与流动模式,因个体的人格特质而具有差异。

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存在。人理应相信自己不同于别人。否则自我的迷失总会带来心理问题。人类个体的特殊性,不是信念的创造物,而是客观心理存在。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如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这世上,也没有两个内心世界完全相同的个体。每个人的人格的独特性,可以用“特质”来描述。人格由不同的特质单元组成。这就是人格理论的假设基础。

人格特质的理论,在古希腊有希波克拉底的四气质说,在古中国有《黄帝内经•灵枢》的“阴阳二十五人论”。

古印度吠陀医典的四大理论与四气质说有相似之处,而传至藏医《四部医典》,甚至蒙医的气质理论,都有相似的观点,即:先天体质所禀赋的内在特质决定了个体生理在后天的发展轨迹,进而,奠定了个体人生的基本道路。

气质由于与各式各样的哲学或是宗教信仰相结合,而成为了古代社会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思想。

这一思想,成为了阶级社会固化的绝佳注脚,也成为了个体命运得以阐明的理所当然的假说。可是,问题在于,凭什么我们就该是这样?

然而,古人未必总是生活在迷信中。现代的人格特质理论,居然可以用科学的必然对个体命运的固化加以合理的解释。这,正是我们要追问的点!


(三)现代人格心理学理论的焦点

自心理学家Allport的著作《人格特质:分类与测量》开启对人格特质的探讨以来,有卡特尔的十六种特质理论,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五”人格模型,以及我国学者提出的接地气的“大七”模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对人格特质做出分析,认为人格特质如“内倾-外倾”是由遗传因素决定。这一观点在艾森克的三因素特质理论中也得到了认可。

三因素理论,是指“外向-内向”“神经质-稳定性”和“精神性-冲动性控制”。艾森克在说明个体在三个因素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差异的原因时,强调了个体遗传因素的不同。

我们的人格特质,自我们出生,就已经被部分决定——针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大约40-50%的人格特质源于基因。

时下国际学术界对人格的生物基础虽然没有充分透彻的研究结果诞生,但是,特质与人类神经系统的构造有关,而神经系统取决于个体基因的基本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可。

举例来说,拥有5-HTT这种基因序列的人相对更具有攻击性;糖皮质激素受体更活跃的人,天生的抗压能力就更好。

正是因为特质理论指向了个体稳定且不可改变的生理基础,特质理论才会呈现出如下特征:稳定性与整体性,行为的动机,可以预测未来的行为。

然而,基因对特质的生理基础,并不意味着个体的全部行为就一定取决于其特质。

特质类型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预测个体的行为。特质可以作为个体行为模式的概括。但特质不是个体内在存在的必然实在。虽然特质在很多方面,都如同个体的灵魂。尤其是特质的力比多来源,在心灵的描述中,就是灵魂特质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

个体对自身人格的提升,恰恰需要从对特质的了解入手。只是,许多人希望自我提升的同时,也畏惧着改变自我所带来的心理动荡。

大众的言语里,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先天和后天”的套路来解说。比如人格,决定人格的先天因素是基因,后天因素是环境。

但是,凭什么一个人的人格,就应该由基因和环境来决定?这就是本文讨论的出发点。

这个问题,是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反思自己对自己人格的主观塑造能力,也是要我们去反思我们究竟在各种程度上任由环境左右我们的人生。这个问题,是要哲学和人格心理学进行对话。

鸡汤都是狗血。让我们严谨地讨论一个问题,比喝任何鸡汤都能治愈人。

盆小猪手绘《你才是兔子》系列之《幺鸡皇后》:我要把你们的头都砍下来!砍光了,就只好砍我自己的头!

(一)基因与性情

如果认为人格的形成和个体先天因素相关,或是与环境因素相关,都不算错。

这个观点,非常就行。仿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现象都可以用内因和外因来解释。

这固然不错,但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内心和外因,是否真正就是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呢?

遗憾的是,个体的基因和成长环境,都不是个体人格的决定因素。

让我们回顾一下目前人格的生物基础的研究成果。

人的特质通过人的行为来表现。人的行为模式的形成,是大脑相应区域内的激励和惩罚机制的结果。神经系统对行为的激励和惩罚,通过神经递质来实现。较为被熟知的神经递质,是多巴胺。

有研究表明多巴胺D4受体与人格外向型有关。多巴胺和5 -羟色胺相互作用,调节着行为特征。

人体神经系统的个体差异由个体基因序列的不同来决定。所以,个体人格特质由个体的基因决定。在人格障碍的研究中,基因的改变被视为高风险的重要诱因。

正是由于基因的作用,婴儿的行为所表现的个体性情的差异,才会出现。这种行为的表达,行为对性情(temperament,顺便说一句,九型人格准确的翻译是九型性情,而不是人格)的表现,比婴儿用语言和意识来表达自己更早出现。

常用的大五人格模型正是具有性情的基础。

那么,基因对个体的人格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

人格特质的遗传度研究显示在30%到60%之间。

遗传度(heritability)是在多基因疾病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的贡献大小。遗传度越大,表明遗传因素的贡献越大。

(二)进化与私有制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个体人格差异的必要条件。早期人类只有群体的意识,完全的自我意识尚不健全。

人类是群居动物。早期人类在进化中只会将自己作为群体的一部分。个体作为群体的一部分,承担着群体行为的完成的任务。个体行为对群体行为的从属,使个体行为所体现的人格差异在群体一致的行为中消融于群体。个体之间的性情差异代替了人格差异。

人格的概念在没有阶级分化、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并没有明显的体现。这一观点,得到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证实。

当人类进去私有制,个体才会将自己与他人做出区分。个体不再从属于群体。这时,个体的人格差异才具有了彰显的前提。

突触的可塑性为社会制度下的行为模式化而成为个体人格提供生理基础。

赫布理论(Hebbian theory)描述了突触可塑性的基本原理,即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的持续重复的刺激可以导致突触传递效能的增加。

行为的重复强化着相关的突触。人格就这一意义而言,是必然产生的行为在必然地塑造着模式。

从人格在人类进化中的产生,到个体人格差异的彰显,说明着人格本身的变化性和可塑性的同时,也证明着个体主观愿望上改变自己人格的困难程度。

那么,人该怎样来有效地改变自己的人格,打破自己已成为定势的行为习惯呢?

(三)别人眼里的世界

个体人格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童年时期的可塑性为成年时期的稳定奠定基础。

在形成过程中的外在环境并没有直接参与到个体人格的塑造。

因为旁观者对环境的判断,和童年时的个体心理呈现的环境,存在质的差别。

儿童认知的阶段契合于人类历史中的发展程度。这种程度的认知对于现有生产力造就的社会环境,有着天然的不适应。

儿童的认知在接近于本能的同时,也具有将抽象的概念象征化,将象征性意象彼岸化的特点。成人的内心体验无法重溯并模拟儿童的内心世界。

相通的生活环境不一定研究双胞胎相同的人格。所以,环境与基因即使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也不能充分说明人格如何具体形成的问题。

人格的形成,是个体心理认知塑造了个体内心所感受到的环境,并让这个环境给予个体行为以足够稳定的刺激,才可能形成人格。

所以,我们把人格提升的关键,转向了对我们心理世界呈现的面貌的关注。下一节,我们将结合中医心理治疗原理,就这一方面探讨人格提升的途径。

(四)人格与观念运动

在催眠术的施行过程中,接受催眠的人,会在放松的前提下,集中注意力,接受施术者的暗示,并按照施术者的指令,做出相应的行为。

目前对催眠术发挥作用的原因,尚存有争议。

在国际上较为普遍接受的学说,是在神经心理学研究中,通过观念运动现象(Ideomotor phenomenon)来做出的说明。

观念运动动作这一术语,最初表示的意思是:动作或多或少都是无意识自动化的。

例如,当人们心里默想着自己愉快微笑,嘴角就会不自觉的上扬。经过严格的科学观察发现,人当想要做出动作时,相关的肌肉纤维总会有一部分不受意识控制地产生一些微小的动作。

因此,一些市面上流行的微表情通俗读本也才有了理论依据。当一个人被问及一个问题,他的回答分别是“是”“不是”“不知道”和“不想说”时,他的微表情各有不同。

“观念运动”作为一个概念最早由Carpenter于1874提出。他认为, 观念运动动作的核心定义属性是意图与动作之间的瞬间联系。

这个定义,加以延伸,就可以运用到诸如桌灵转(table turning)、读心术(mind reading)等超心理现象中。

正如这些现象可以被催眠术、被施加于无意识领域的心理暗示解释一样,这些现象,也可以被观念运动现象加以描述。

这些现象都是由很强烈的意愿引起的, 其执行并不需要个体的意识控制, 甚至是不受个体的意识控制的。

因此,个体的心理活动在接受到足够强的暗示之后,这个暗示转变为个体的观念,而引发个体身体不受个体意识的支配的自发活动。

盆小猪抄《六十如理颂》第一颂

心理学人格理论,因以上所述,不能解决人们关于人格的问题的根本。因为它们的研究偏离了“人”与“心”。以下,我们切入哲学的论阈。

(五)人格与心性

从哲学层面来说,人的灵魂作为自性,必然是恒定不变的。所以,人的灵魂是先天的。如果确定了人先天所具有的本性,也就确定了灵魂固有的属性。

先天所具有的本性,必定在人初生的生命状态中体现。所以人的灵魂的属性,可以从初生婴儿来考察。

从心理学层面来说,人格是个体行为模式化的结果。个体行为产生有别于其他个体的特点的必要条件,是个体的自我。个体塑造的自我的内容,源自于个体初生时与环境互动带来的心理结果。

自体心理学的萨蒂所认为的:

“人世间本没有恨,是爱转变成了恨,地狱里本没有狂暴,是一个婴孩受到嘲笑”。
《孟子•告子上》曰: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自命出》,《郭店楚墓竹简》)
“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二程遗书》卷十八。)

然而,人所固有的心性,并不意味着人初生就会显现其特征。

在哺乳时,初生的婴儿会用力咬母亲的乳头,甚至咬出血。这时的婴儿带着攻击性,带着本能中的伤害的欲望,发泄着一种不安与不满的情绪。

假如个体的本性是空性,即佛性,那么,初生的婴儿如果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成长,是否就能自然而然地成佛?

然而,事实是,婴儿与环境的互动的缺失,会造成婴儿的“胜任感”得不到满足。自体心理学派的研究表明,自我实现的缺失,胜任感的残破,会造成自恋等人格障碍。

因此,人的灵魂,作为自性,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现实地拥有,而是每一个人都理论上拥有。

对此,我们说,人的本性或者灵魂,与人类个体所表现出的天性或者本能的内涵,不同。人的本性是“人是人”的同一律的哲学存在论强调,因此,灵魂等同于“人是人”这一事实的存在(being),即灵魂是“是者”。

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不同于“人人皆有佛性”。每一个人的集合,是具体个体的累加,这不等于作为抽象概念的“众生”。具体的个体是有限的概念,而众生是不可数的概念。

从个体生命的状态去寻求灵魂或自性的属性和特征,是行不通的。

(六)人格与人学

哲学的人学,是对人的形上本质的探索。

海德格尔认为,在整个哲学史中,柏拉图的思想一直以各种变化之后的形式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并以此阐释人在阶级社会的地位划分。

亚里士多德的人学思想,包含了人是理性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两方面。这两方面的实现,为人提供了幸福。这一论点主要见于《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人学同样建立在他的灵魂观念的基础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个体生命的第一现实性。灵魂是形式因,所以生命活动、身体和情感这些目的和质料性质的部分,才能完整地组成人。作为形式因的灵魂使人具有第二潜在性的理性思维能力。

“既然理智比一切东西更是人,这样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人学自此,其实并没有探讨人已有的本质是什么。因为所有既定事实的原因都无法让时间倒流来检验其真伪。所以,这一类学说对人的本质的界定,是指向人的未来状态和应然状态,而非现状。

人学讨论的人的本质,更多时候,是指人该怎样活着,才能实现一种抽象的、理念中的人的意义。

这种人的本质的潜在性能够实现的根基,在于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中也具有同样的因素。

但是,不是每一个人,在每时每刻,都处于理性的状态。许多人回忆过往,唯叹荒唐。

同样高歌人类理性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将理性视为一个具有发生过程的仍在发展中的大脑功能。

理性即使被反对,哲学史上如尼采就反对过以理性作为人的本质的人学。

对人的本质,究竟在主体,在理性,还是在存在的讨论,也仍然是人类理性思维在理性的范畴内讨论怎样定义人的本质更为符合理性。


综上所述,个体的生命状态,就只有两种:迷与悟。所以人只有两种命运:迷与悟。但是每个个体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所以迷有千万种;而悟之后的心性确是一样的清净,若有差别,便不是清净,所以悟唯有一种。人格的意义,正是在于它可以作为梳理迷的一种思考工具和理论依据。人格不是实体,只是假名,不是目的,只是过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