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死磕党的心理独白

2017-09-03  本文已影响33人  不散园游会

大概三个月前,我开始用微信读书。

相比其他的阅读类应用,微信读书的最大特色在社交功能上。你能够轻松地看到其他用户的阅读时长、读的书、笔记,然后借此窥探他们的念想、情绪甚至作息习惯。很多时候,这种窥探带来的趣味比阅读本身要大得多。刚用微信阅读时,我对这种窥探乐此不疲。

也正因为这种窥探,我发现了一个事实:我读书的速度比大多数人慢。

比如,张公子的《永不退场:蒂姆·邓肯传》,我看了9小时35分钟。点开“今天一起阅读本书的人”,以读书时长和进度换算,会发现大多数人可以在六小时内看完这本书。

最夸张的是《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我至今读过全书31%,用时6小时40分。我的一个好友,一个4小时37分读完。

当时我就炸毛了你晓得不!我立马给那个朋友发消息,问她怎么读得那么快.回答是:“我看的不细啊。你一定看得很认真吧。”

“嗯,我确实看得很认真,一个个字地过,遇到有意思的段落反复读”。我回答。

以及,我终于可以安慰自己这不是智商问题了。

然后我记了起来,其实我一直都是个慢人。以前玩暗黑2,别人一晚上通关,干净利落。我要用一星期,因为所有的npc对话我都要完整看一遍;地图的每个角落我都要探遍;每一个小怪我都要杀死。我记得书套第一次看到我的玩法时,一脸惊愕,然后就问:你蛋疼么?

说实话,挺疼的,尤其是看到一起玩的伙计满身暗金或者绿装,而我还在普通难度的第三幕绕来绕去时。但话说回来,疼则疼矣,却觉得如果只求通关和爆装,我又会心里不踏实,总觉得落下了什么。

从小到大,类似的事情太多了。从一定要每题必做的习题册,到一定要按照边线齐齐地剪好的贴画,再到现在一定要手动用抹布一块块擦干净的木地板。在拉长的过程中被细节折磨的难受会在事情完成的瞬间被OCD挠止的快感冲刷地一干二净。


与细节死磕的行为是一种内化气质的外现。用人话说,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你一定能从人群中立马认出有同样倾向的人。

哪怕是你未曾谋面过的人。

2010年1月4日,《阿凡达》在中国大陆上映。纳美钉子户和地球强拆队的激战席卷中国,视觉奇观让人叹为观止。如今7年过去了,《阿凡达》里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个细节:

杰克第一次录制视频日志

我专门下载了高清版的片源,就为了截这张图。这是杰克刚刚来到潘多拉星时,录制视频日志的场景。很显然,整个画面是录制视频日志的软件的界面。

下面我们来看细节:

在界面的左上角,有一个任务栏,包含四个标签,分别是MAIN CAM、PAST ENTRIES、SUBMIT、TASK。四个标签中,MAIN CAM标签亮起,表示主镜头正在启用中,配合任务栏下显示的REC字样,说明杰克正在用主镜头录制视频日志。

然后我们看界面的左下方。这里,有一个更详细的信息栏。从上往下看,先是一个logo和RDA的字样。RDA正是在潘多拉星进行开采的矿业公司的简称,那个logo就是该公司的商标。RDA的下面,还有一行非常小的字, 可能是RDA的corporate slogan。很明显,这款软件是RDA公司编写的,供所有在潘多拉星的员工使用。下面是使用者的具体信息,在这张截图里,你能看到杰克的照片以及他的安全权级:ORANGE G2级。再下面,则显示LOG ENTRY: 01 -- 没错,这就是杰克第一次录制视频日志的场景。再下面显示的是LOCATION: SCI MOD,说明录制这段视频日志的终端设备在SCI MOD(科研所)。再下面是RESEARCHER: SULLY, J. ID#256 OZU 004 LST: 17:09:42:01 -- 杰克的姓名,id号码和当地时间。最后则是P.I.(主管):AUGUSTINE, G ID#013 SGQ 023 DATE: 05/19/2154 -- 杰克的主管格蕾丝的信息,以及视频录制日期2154年5月19日。

我用了两段话写清的细节,就在这几秒内闪过的画面内一应俱全地显示着。它们不会对剧情的走向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有任何帮助,大银幕前的绝大多数观众也不会太在意它们有多精细。就算你注意到了,恐怕也没有时间去把这些细节都看清。换句话说,如果放过这些细节的打磨,基本不会有任何负面影响。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这么蛋疼么?

绝大多数人的答案应该是否。但是,詹姆斯·卡梅隆就干了。这个细节酷炫吗?完全不。早在2003年上映的《黑客帝国:重装上阵》里,我们已经能看到Nebuchadnezzar号回到Zion主城时操控人员面前3D效果的操作面板了。与那飘出了银幕的未来感相比,这个视频录制软件的界面简直朴素到掉渣。可卡神和他的团队打造的这处细节,胜在真实。事实上,这个细节只是卡神在《阿凡达》里为塑造真实情景所做出努力的万分之一。你可能知道,卡神专门和语言学家合作,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语言 -- 纳美语,作为影片中的纳美人的语言。但你有没有注意到,为了区别我们熟知的地球生物,阿凡达里的所有陆生动物都被设计为六足的这样的细节?如果你一遍遍地仔细看《阿凡达》,你会发现它其中包含了无数类似这样的细节。它们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影片的各个不起眼的角落,才让你像不会注意到呼吸一样,在不知不自觉中沉入潘多拉星的世界里。

杰克最后一次录制视频日志

那年,我在电影院里,注意到这个细节,立马就意识到卡神是“自己人”。回家后深挖卡神,发现这个前货车司机果然是个蛋疼的主。在《泰坦尼克号》里,卡神还曾干出过更绝的事。为了保证场景真实,他要求道具组在每一个衣架上都刻上泰坦尼克号的标志,而那些衣架根本都不会在电影里出现。燃烧的经费在卡神看来不是问题,细节把握不到位才是会毁掉电影的关键。


卡神当然是成功人士,但我并不是要强行证明,死抠细节是成功人士的必备素质。之前我在《信奉Karma,不如交给随机。》里说了,名人放屁都是香的,但屁终究是屁。像卡神这样的做法,搁在我这种一星期打通暗黑2的人身上,叫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MDZZ。

所以我想说的其实是,死抠细节是一条通往快乐的捷径。

死抠细节这事,本身和世俗的所谓成功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其背后隐藏的专注状态,可就牛逼坏了。因为处在专注状态里的人,正是幸福的人。这不是鸡汤噢。事实上,这个结论是经过科学论证的。

2004年,美国威斯康星的几位研究者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公布了他们对于藏传佛教的咏给·明就仁波切在冥想状态下脑神经活动的研究成果。所谓冥想(meditation),就是佛教僧侣通过特殊技巧集中注意力,引导意识进入某种高度状态的训练。研究者们发现,在冥想状态时咏给·明就仁波切的脑左侧前额叶的活动变得剧烈起来,最后甚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程度,以至于研究人员一度误以为监测的仪器出现了故障。而在此之前,脑左侧前额叶的活动程度已经被证实和人的快乐感受有正相关的关系。换句话说,在达到高度专注的那段时间里,咏给·明就仁波切成了“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在心理学中,高度专注的状态被称为“心流”。我很羡慕那些具有高超冥想能力的僧侣,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心流是可以被把握的。但是对我,以及很多其他的凡夫俗子来说,心流则可遇而不可求。想想《绝命毒师》里,懦弱的老白一生受尽各种打压,身患癌症,没想到在走投无路之时阴差阳错地找到了他的心流 -- 制毒。蓝色的高纯冰毒变成了最好的褒奖,而他本来渴望的扬眉吐气、大把钞票在被他抓到手后反而变得一文不值。最后,他对家人说:我喜欢制毒,我做的很好,这样我才觉得我还活着。临死前终于寻找到了终极的快乐,可这份快乐却建立在荼毒众生的肮脏勾当之上,当真作孽。

又或者,想想梵高,饥饿、贫穷、疾病、冷漠一样不少地包围着他,可他在绘画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心流,十年颠沛流离中疯狂作画2100余幅。那些最奔放明艳的色彩分明是从脑左侧前额叶里喷薄而出的快乐。

而卡神的死抠细节,或者科比的凌晨四点,都是他们的心流,无法言喻的快乐。

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心流像是被定点投喂的猪饲料。游戏、剧集、社交网络、手机……我说起这些时,你一定能想到那些被它们吸引的夜晚,以及第二天醒来时的空虚或者后悔。严格来讲,其实当我们沉浸在这些物事中时,我们和彻夜推演天宫一号技术参数的科研工作者达到的状态并无区别。可我们的心流,是被虚空背后隐藏的手精心包装过的糖衣炮弹,而非源于自己手中的可控因子。一个人人都快乐的世界,表面看起来繁荣而热闹而已。

所以最后,祝愿你我都能寻找到握在手里的心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