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每日一醒人工智能微刊

《人工智能》来了,快上车!

2017-05-08  本文已影响178人  悬崖上的小树

当我拿到《人工智能》这本书时,内心是有点期待并带有一点点好奇的。

期待是因为开复老师人工智能领域的算是一个先行者,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时在语音识别方面的创新引领了后续AI的重要分支——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开复老师曾经带队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和现在的创业工场都主导研发和投资了不少AI的项目,加上他是无数青年们人生导师的身份,无论从专业背景还是从人格魅力来讲由他来科普人工智能都是恰如其分的。

有点儿好奇是因为本人算是一个站在人工智能风口的初创,对AI发展的痛点和热点略有了解。开复老师现在是一名科技商人,由他所代表的《创新工场》想要在国内AI市场博得一席之地的前提下,他作为一名科技商人如何能够客观的科普和解读AI的未来图谱呢?另外我读博时曾在众巨头的经典名著和前沿论坛中浸染过几年,深深明白要用既不失专业严谨,又能够普及大众的语言把“人工智能”这四个字大道至简地说清楚,是需要极高造诣的。开复老师怎么讲AI才能有趣好读呢?

作为读写族的求知宝宝,我很想对此一探究竟。于是,我怀着期待和好奇翻开了《人工智能》这本书。

先说说读完这本书之后的总体感觉吧:这本书既有关于人工智能相关的普及和答疑,又有人生导师对小白们高屋建瓴的指南;既有科研人士的严谨论述,又穿插着当今热点和巨头背后的故事。全书简明易懂生动形象,虽然是合著,但是一本带着浓浓的开复老师风格的大众科普书。

《人工智能》中,开复老师主要解读了AI如何重塑个人,商业与社会的未来图谱,回答了大家关心的三个问题:什么是人工智能?该怎么处理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关系?AI时代,人类要怎么与时俱进?

本文将针对这三个问题一一分解。

一. 什么是人工智能?

身处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书中开篇就举例说明了人工智能不仅是一次技术层面的革命,未来必将与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教育变革、思想变革、文化变革等同步。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对机器行为的认知,重建人类与机器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比如自动驾驶重构我们头脑中的出行地图和人类生活图景,机器翻译、机器写作、机器绘画等人文和艺术领域进行大胆的尝试等。

作者还提到了在棋类领域人工智能的三次突破,从图灵测试,语音识别,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所引领的三次AI热潮为主线讲解了AI的发展史,并通过一个技术成熟度曲线解释了人工智能已经脱离了泡沫,走向了实用阶段。

当然,作为科普读本,也不能忘了百科人工智能的基本定义。

1.什么是人工智能?

针对人工智能,不同的定义将人们导向不同的研究或认知方向,不同的理解又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语境。严谨的开复老师给出了5种实用主义的定义,其中第五个定义是最为认可的:

人工智能(英语: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有关智能主体的研究与设计,智能主体是指一个可以观察周遭环境并作出行动以达致目标的系统。

人工智能有很多分支,其中之一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里面还有一个分支是深度学习。开复老师以他个人的经历讲述了语音识别的发展史,从专家系统到统计流派,再到和深度学习的结合。可以说,深度学习加大数据构成了AI的第三次突破。

2.什么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在大数据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对大数据进行训练,通过很多因子分层运算,从中归纳出可以被计算机运用在类似数据上的知识或规律,一般采用多层神经网络的方法达到最终精确的结果。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石,有大数据就有人工智能的机会。

3.什么又是大数据呢?

大数据主要是指信息交换、信息存储和信息处理三个方面能力的大幅增长而产生的数据。

在这一部分,开复老师给大家讲了深度学习“三巨头”和传奇的辛顿家族的故事。

但是,需要补充的是,大巨头辛顿博士目前并不是书中所说的谷歌大脑的实习生,而是谷歌大脑team在多伦多分部的大boss,主要负责多层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研究。年初我有幸在一次会议上和大巨头辛顿博士进行过一次关于AI安全决策系统的讨论,他是一个严肃的学术老头儿,但给出的建议针针见血。今天读完《人工智能》,了解了他家族的故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当初是多么的无知者无畏,自信的和他侃侃而谈,也明白了老头儿听完我的presentation后微微一笑所代表的鼓励和包容。

二. 该怎么处理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AI的到来都让我们人类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科技的变革,它会重新定义和颠覆所有的行业以及改变行规;它会让一批人失去工作,也会让一批人重新改变他们的工作。

人们不仅会担忧:AI真的会挑战人类,引起人类大量的失业吗?

针对这个问题,开复老师首先为大家普及了AI发展的三个阶段: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

目前AI还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AI要挑战人类需要到超人工智能的时候。由于人工智能在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上,在一段时间的加速发展后,会遇到某些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如果技术加速发展规律无法与人工智能的长期发展趋势相吻合,那么超人工智能在短期内就很难实现。

另外,AI是在单一领域基于大数据进行客观判断的系统,在一些复杂的情感和自我认知等思想方面,包括跨领域推理、抽象能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常识、自我意识、审美、情感等能力是AI至今无法逾越的。

因此,开复大师在AI和人类的关系上属于乐观派,他认为AI只是人类的工具,AI会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它是和人类互相协作的工具,离威胁人类还很遥远。

那么,AI是否会让人类大量失业呢?

本书的观点是“大部分工作将转变而非消失”。

从短期看,AI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阵痛,我们也许很难避免某些行业、某些地区出现局部的失业现象。但从长远看,这种工作转变绝不是一种以大规模失业为标志的灾难性事件,而是人类社会结构、经济秩序的重新调整,在调整基础上,人类工作会大量转变为新的工作类型,从而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人类生活的进一步提升,打下更好的基础。

关于AI的应用,自动驾驶、智慧金融是目前最被看好的落地领域,智慧生活方面,从机器翻译到智能超市等将大幅提高生产率,智慧医疗将成为医生的好帮手,而在艺术创作方面,AI与人类各擅胜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完全不用为自己未来的饭碗所担心。

哪种工作最容易被AI取代?

在这一部分,开复老师提出了一个“五秒钟准则”,即一项本来由人从事的工作,如果可以在5秒钟以内的时间里,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基于这个原则,作者预测,从事翻译、新闻报道、助理、保安、销售、客服、交易、会计、司机、家政等工作的人,未来10年将有约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既然如此,我们人类又该如何处理个人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关系呢?

开复博士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尽早认清AI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变革的规律,不断提高自己,善于利用人类的特长,善于借助机器的能力来提高自己,让自己的大脑在更高层次上,完成机器无法完成的复杂推理、复杂决策以及复杂的情感活动,这将是未来社会里各领域人才的必备特质。

三. AI时代,人类要怎么与时俱进?

2017年AI将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核心方向,互联网大公司开始布局AI市场,AI的发展迎接来创新与创业的时代和机遇。在中国,AI创业既客观存在局部过热的泡沫,也有巨大的潜能尚待挖掘。人工智能时代,中国的人才储备、市场优势、资金和创新环境等优势,都是人工智能最好的生长土壤。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大步向前,立于不败之地。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是最没有价值的技能,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来完成;反之,那些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例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由生活经验及文化熏陶产生的直觉、常识,基于人自身的情感与他人互动的能力等,这些是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最值得培养、学习的技能。

在AI时代,该如何学习呢?

李开复老师给出了如下建议:主动挑战极限,在挑战中不断完善自我;从实践中学习;关注启发式教育,培养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互动式在线学习的优势;主动向机器学习;既学习人人合作,也学习人机协作;学习要追随兴趣。

《人工智能》文末说,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是我们与机器的本质区别。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曾说:人工智能并不能告诉我们该如何选择,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更多选项。

随着AI的日臻强大,人类会在AI的加持下,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去探索人类更深层的价值,去体验更多的人生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