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又要翻拍《红楼梦》,是否会重蹈胡玫之覆辙?
听说知名导演郑晓龙又要翻拍《红楼梦》了,在剧中还启用了许多流量明星。郑晓龙和以前翻拍《红楼梦》的胡玫一样,都是导过许多经典电视剧的业内大咖。可是王扶林的87版《红楼梦》 珠玉在前,我就不明白他们一个个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去拍一些反映国计民生、有烟火气、接地气的社会生活剧、家庭伦理剧,却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拍名著,甘愿在艺术上冒这个险,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狗尾续貂的蠢事呢?
其实他们的“艺术冒险”难以突破前贤、青出于蓝,原因也不难猜测。现在的创作环境,早就没了当年打磨经典的土壤。现在的演员没有当年演员的素质,现在的导演也不会沉下心花多长时间构思一部作品。网络时代,演艺人员都浮躁得很,他们喜欢挣快钱、上综艺、拍短剧、走进直播间直播卖货。让他们心无旁骛,花好几年时间琢磨剧情、打造角色,力争拍一部电视精品,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就像胡玫导演拍《金玉良缘之红楼梦》时,我没看过正片,仅凭网上的视频预告片段就吐槽这部剧一定会遭到疯狂吐槽,谁料不幸言中了。据看过的人说,这部剧无论是演员还是情节设计都很拉胯;前一段时间我在手机上看了一遍,才真切体会到“臭鸡蛋闻着味儿就够了,没必要亲自剥开来再吃一个”的道理——演员眼神里没有黛玉的愁、宝玉的痴,连基本的古典仪态都撑不起来;情节更是把原著的细腻拆解成俗套桥段,完全没了红楼的魂。
更何况现在也没有那样的受众了。现在的观众同样浮躁,他们刷短视频上瘾,刷一条几十秒的内容都忍不住划屏,连看一部两小时的电影都难沉下心全程专注,更别说耐着性子“啃”一部几十集、需要细品人物与细节的长篇《红楼梦》了,那更是赶鸭子上架。就算拍出来,也大概率落个“播了没人看,看了全吐槽”的结局。
所以,后来的这些导演们,你们就别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了。你们可以把《红楼梦》拍成短剧,也可以把它改成木偶剧,只是别再把它拍成大部头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浪费钱不说,拍成烂剧还会被观众疯狂吐槽,如此一来,你们作为艺术家的颜面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