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日记说给自己听的话【1000天,写本书】文章专辑

家人才更需要沟通、鼓励和肯定

2020-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青笑999

最近看了《正面管教》后,感觉里面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而讲:和孩子沟通、让孩子配合就需要先倾听、接纳孩子(其实就是要先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然后共情、一起参与解决问题。这过程也是在建立孩子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且这套理论很多地方都适用。因为人就是这样,需要被看见、被倾听,宣泄出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的去接收别人的意见,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是这样。

因为被看见,所以我存在。

忘记哪里看到的这句话,但却一直记得。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人是社会动物,如果长期无人交流和看见,会崩溃。比如婴儿,在出生的最初阶段如果母亲不能及时看见和反馈婴儿,婴儿就会觉得自己是坏的,会绝望,甚至死亡。

不知何时起,我们一直以为不熟的人才要去沟通,却忘记了身边人也是一样。就像夫妻,总以为对方应该懂自己,好像玩起了猜猜猜的游戏,于是难免就引起了矛盾。

我们对自己最亲密的孩子也是这样,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这样那样,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却偏偏经常忽略孩子的感受。用说教、指责、威胁去让孩子听话,却忘了孩子也是人,只是有时候面对大人的力量无从反抗。有时候孩子不想做的事被说成了不听话、不乖,大人们却不愿听听这背后的声音。

记得前些天,我公公为了他想的一个好办法而感到得意,却没人夸奖的时候说的一句话:他说我做的这么好,怎么没人夸夸我呢?那个瞬间我突然想的是:对啊,我们从不吝啬夸奖别人,肯定别人,为什么却经常忽略身边的人呢?是觉得一切都习以为常还是觉得没必要?

我们也许忽略了长辈过来家里帮忙,为了把家里收拾的仅仅有条的付出,只是看到了自他们的问题;忽略了老公对老婆每次的关心或者老婆为孩子和家里的付出,却觉得理所应当?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和每一次进步,只看到了孩子不足的地方?

后来我尝试着,尽量去看到家人好的一面,及时的肯定和赞扬。遇到问题,先听家人说完,不要急着否定,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考虑,抓大放小,尝试找到共赢的办法。我这么做的时间不长,甚至有时候回到原点,但我还是发现家里的气氛好了起来。

虽然这是减少矛盾的好办法,开始却很困难,但不尝试怎么知道事情会不会变的更好呢?最起码我们开始留意这方面了,希望以后我们做的会越来越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