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经典是相通的(一)

2021-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莲心如斯

疫情似乎越来越紧,便不再外出,居家陪孩子看书。

今天看《黄帝内经》,读着读着,不由和这几日学习的《中庸》联系起来,越来越觉得经典是相通的。

在《六节脏象论篇第九》中,“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黄帝问五行之气的平气是怎样的,岐伯回答,没有太过和不及。也就是说五行相生相克,互相制衡,从而达到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使人体内部保持正常的循环运动。其实,在《黄帝内经》前面的章节中论述人体阴阳时也提到,阴秘阳固是一种最佳的状态。如果阴盛阳就会虚,阳盛阴就会虚,至于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都是一种过与不及的现象。但人食五谷,经四时,未免会受风寒暑湿燥,能让身体阴阳保持平衡,须掌握人体规律,遵循自然之道养生,这实属不易。

再来看《中庸》,刚刚读过几节,明白所谓中庸,即尊重规律,不偏不倚,中正平和。这和《黄帝内经》对阴阳五行的论述何其相似。

《中庸》又言,“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这一段,更是具体的论述了中正平和的不易,而要做到中正平和,唯有保持内心的空灵,就像吃东西,我们要品出食物的滋味,必须让自己的口腔处于一种空的状态,否则,是少有人能尝出来的。这又和《黄帝内经》中对心之功能的论述何其相似!

让自己保持中空的状态,以空灵的内心去感知世界,神明自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