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级传播学

《苦日子 甜日子》岁月熬人久 甘苦味之

2019-04-01  本文已影响47人  汪17洋婧
《苦日子 甜日子》岁月熬人久 甘苦味之

      无意中翻阅到童庆炳先生的这本美学随笔:初看惊艳,细品回甘,实在是感叹自己的好运。

      这本书里涵盖了童庆炳先生58篇美学随笔,主题大多为乡愁、怀旧和物以情观。

      当看完最后一页时,我合上书,又重新审视这本书的封面——苦日子 甜日子。

      什么是苦的日子?什么又是甜的日子呢?

      我们于“苦日子”中奔着跑着挤攘着向“甜日子”而去,为此,我们献出了一切,汗水、鲜血、感性、理性、聪明、才智、甚至生命的代价。终于,我们尝到了甜头,过上了“甜日子”,我们又开始觉得这“甜”也不过如此,甚至细细品来,泛着苦意。

《苦日子 甜日子》岁月熬人久 甘苦味之

      或许这便是我们所正在经历着的人生。

      于童庆炳先生而言,逝去的青葱岁月、难以阻挠的故乡的变化、因工作忙而难解的故土情,这些都泛着斑驳的苦涩;而故乡的远山、小溪和山路、勤劳的母亲与祖母、求学路上的同学与师长、治学路上的学生、妻儿、同事、邻里以及研究成果,这些又笼罩着一层甜甜暖和的柔光。

      于我而言,现在正是我的青年时光,回顾自己已走过的路,感恩我身处的时代与国家,尝过的滋味总是甘远多于苦的,而展望即将要走的路,我自然也期盼着以后甜日子要更多些才好。

      但是这期盼也并不高,因为我慢慢地了解到,当你把一些平淡的日子往“苦”了过,那么剩下的那些平凡的日子便自然是“甜”的,人所感知到的幸福感有时是生活或他人的馈赠,但是大部分源于自身的进取与平衡。

      苦日子中有甜的阳光,甜日子中有苦的阴冷。苦中有甜,甜中有苦。苦一样的甜,甜一样的苦。我们每样都要去领受,这是生活的况味。

    岁月熬人久,甘苦味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