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火者》
昨天在室友那儿拷电影资源,拷好还给她的时候,她推荐了这个纪录片给我。本来我也在纠结要不要拿回去重拷,毕竟对于我这样懒的人,这也算是个需要思考一秒的问题。但最后还是拷了。因为对于教育,我一直很关心,也想更了解。
图片来自百度资源里并没有表明是第几集,所以我就纯粹按照自己的兴趣去看。
《大学,大学》
我首先点开的是《大学,大学》,因为作为在读本科生,不多久也即将成为研究生的我来说,这个词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记得高中的时候很喜欢看杂文或时评,很多会涉及到教育的讨论。尤其是高三的时候,时常对充满不自由的高三生活感到厌倦,便总是会畅想大学生活。包括因为参加自招,要比同龄人更早地被迫开始思考自己要如何度过大学时光,甚至生涯规划。所以确实是想了挺多的。
那时候,在我的憧憬中,大学是自由而丰富的。课上,老师带我们穿越古今,谈天说地,接触那些之前难以想象也因缺乏思想深度而少于接触的命题;闲时,在图书馆读着各种领域的书,享受那人间里天堂的安静与思想的丰富;每周也会抽出时间,与朋友一起在所在的城市探索着生活的里弄角落,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我会真的像陈寅恪先生说的那样,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灵魂”,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内涵,有追求,有生活的大人。
最开始来到大学时,确实依照着自己憧憬的方式生活。其实到现在也差不多,也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规划。但时间久了,好像生气是少了一些,很多东西也觉得失去了兴趣,而多了很多对未来的焦虑。但我总是在安慰自己,年轻人就是迷茫的嘛,确定生涯是多么大而难的话题,且走且看,慢慢寻找吧。到了大学确实接触了一些东西,但觉得自己还是没有信仰,没有热爱。有时候很想想清楚,但怎么也缕不清楚,反而徒增烦恼。
看了这一集,虽然里面提到的很多东西,例如“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育行政化”等,都已经听说过,甚至也思考过。但当这么些东西聚集在一起,狠狠地砸向我的时候,还是觉得很痛。这种痛,是一种身处其中又无可奈何的痛。
有一句话很戳我。陈丹青说,当他去大学做讲座时,虽然讲堂里总是人挤着人,但他却并不开心,因为他知道那些学生有多无聊。对,我也热衷于听讲座,但确实有很多纯粹是因为无聊。我们现在的资源看似很多,生活好像可以丰富多彩,但似乎缺少了内核,那种能让我们静下心来的内核。我们时常会感到无聊,只是因为太过空虚。
这集中也说到,生活是需要填充物的。对于视频中的那位老师,是过去十几年的阅读和思考,对于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却更多的是食物和电脑游戏。
从1997年大学扩招,我们的教育扩张得太快了,远远超越原先的目标。这让我很不合时宜地联想到一个很可怕的词:“大跃进”。教育成为各方角力权力的战场和拼比资源的舞台。这种速度,在于形式的评比上是喜人的,但细细想来却值得深究。速度与质量常常是相悖的。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上大学,貌似成为了文化人,但我们却没有获得真正的文化营养。这成为了一对矛盾,也因此引发了其他更多的矛盾。时代发展了,大学的口碑却下降了。也许有人会说,这难道不是让大学退下神坛吗?我想说,大学本就应该是神坛,那种人人向往又尊重的神坛。况且现在也并不只是退下神坛,而是连接近大地也称不上。也就是说,它并不真正得平民化。
或者这和社会也有关系。逐利的思想蔓延了整个社会,竞争的压力又让每个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提心吊胆。大二的时候和一个男生聊天,他已经是对工作伤透了脑筋了。他不甘于不体面的工作,因为出身农村的他不想被说是大学生都不如那些不上学而早早工作的孩子。我想告诉他人的价值并不是靠工作的高度和赚钱的多少来评判的,但却没说出口。因为我不在他的处境,这种上帝视角的安慰可能也对他无益。我深深觉得,现在的社会对于年轻人真的是太不宽容了,不愿意给我们时间慢慢成长,不愿意用大量的前期投入教我们学会生活。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被迫自学如何生存。简而言之,整个社会的风气就是功利。因此,我珍惜理想,时时提醒自己保持一定的理想主义,也珍惜身边还保有理想主义的人。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底色是悲观的,但还有人愿意保持理想主义,这是多么难得的事。说来也怪,年轻人不就应该是理想主义的代名词吗?现在这个时代就是有很多这样光怪陆离的事。
这个纪录片系列我会一直追下去,待更。
Ps:虽然熟知钱理群先生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论,但看了这集才知道其背后的故事。那样的学生在现在的大学也是很多的,令人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