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思维+工具

合作学习用的好,小组搭建需先行

2020-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汉说信数

                                      中山林汉铭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三模块:教学教法。这一模块虽然教授了好多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法,但给我最大的触动,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合作学习用的好,小组搭建需先行”。

      本章节后半段介绍了差异化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等等都是“以生为本”之后课程的高阶产物。如果把这些学习法比作一个人,不同的学习法对应的就是不同的个体,是鲜活的,不同味道的人,但其中共性部分,我是这么理解:血脉就是老师的理念,器官就是一个个教学模块,模块与模块相联系,又各为一体,独立且统一,各司其职,却又被血脉连接在一起。

      每一个模块如果想象成一个小闭环的话,内部的核心就该是小组合作学习。按小组合作人数本章节介绍了TPS、四聚头、拼图法几种不同的基础合作形态。其实这三种方法都可以根据老师的课程设计需要嫁接到适合的位置。当然我想“高手”用起来应该是随时随地,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合适的策略调整,甚至会出现先TPS与四聚头融合的版本,这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小组合作学习这么重要,该怎样更快地上手?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有:1.小组合作从哪些精细动作开始?2.平时怎么进行对应的“刻意练习”?3.怎么结合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1.小组合作从哪些精细动作开始?

    从数学逻辑来说,要想建立复杂的模型,首先要找到基础模型。通过对比不同的合作形式,针对不同的个体挑选出共同的初级核心能力:思考、倾听、表达、接纳、提问。其中思考、表达、提问是个体信息处理输出能力,倾听、接纳其实是作为个体信息输入处理能力。特别是接纳是觉得特别重要的能力,现在的孩子更多自我中心,缺乏倾听和接纳。但是这里说的接纳并不是毫无理由的接纳,应该是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深思熟虑后的相对“妥协”。只有个体上这些基础核心能力提升了,小组合作学习才有可能得到落实,而不是留于表面。

2.平时怎么进行对应的“刻意练习”?

  说到可以刻意练习,可以分成课程、教师、学生三个部分来落实。从课程角度上,有意识地在课程中增加上述核心能力的训练环节。比如利用随机抽选后(增加可能性)可以问问“你的伙伴和你说了什么?你同意吗?你有什么改进?”等等。这个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思考、倾听、表达、接纳力。如果倾听力特别弱,甚至可以进行分步训练,左边说右边听,右边说左边听。针对提问能力,同样课程可以增设提问环节,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将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再加工处理(例如小组讨论),将素材进行有效的利用,也是符合以生为本的理念。提问这件事其实对于后进生很有帮助,因为在无法回答正确答案时,将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是可以提升孩子的参与感的。当然要注意进行及时的表扬,要让孩子产生协同学习感,不要让提问者感觉是一件丢脸的事。训练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自己训练的步调。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陈蕾老师也常提起:要将目标细化成小步调,才可以更好的完成上坡运动,而不是跳高运动。上坡运动是量变的过程,这样的训练更能落实到当下,而太多时候我们期待的美好是跳高运动,索取太多,反倒是无法实现。

3.怎么结合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终身幼儿园中提到4p学习法指出:热情是投入学习的内在动机。没有热情的学习就好像骑车,骑久了就累了。充满热情的学习,就是内在燃料。不用你催促,孩子自然而然自发学习。怎么在课堂中让孩子引发内在热情,除了课程设计吸引以外,不妨考虑通过评价手段进行刺激。

1.积分制度。

  利用游戏机制,通过累计积分刺激内在动力。通过单节课的表现(可以个体形式或者小组形式进行发放)奖励星星贴纸,进而完成个体升级(青铜→王者)。利用孩子心理特点,在寻求个体升级的过程中,刺激收集欲望,同时反馈到课堂表现中。这里的刺激一定需要正向和逆向的双重刺激。可以发放,但也可以一定程度收回。让这个游戏机制,奖惩制度循环起来。其中可以有意识的给与能力稍弱的孩子减低难度,提升他们的自信,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2.制定评价机制。

如果学生们知道自己平时的参与表现会和期末的成绩直接产生关联,你猜他们会做什么?还会闲着不做,不主动参与吗?

于是就有了这个:

                                       

这位实力很不错的同学很后悔自己本学期的课堂表现,包括他的参与度(包括回答、交流、提问等等)。这其实算是一种延时评价,但由于期末成绩对于孩子来说特别重要,后期家长和孩子都会重视起来,接着下学期才会真正认识到评价一个人不是看成绩,而是看学习的整个历程,包括态度。当端正态度之后,内在动力才会被驱动。

合作学习用的好,小组搭建需先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