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2019-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金海波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在自由市场经济里,人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奋斗成功。如果你是一个穷人,不是笨,就是性格有缺陷。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上不是经常鼓吹,穷人和富人本质上的区别是你的思维方式不同,你有没有富人思维才是关键。

其实,这是我们对穷人思维最大的误解。大部分情况下,穷人思维恰恰是资源匮乏的人对当下最理性的选择。

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稀缺性心态”。

就是当人们遇到稀缺的事物,行为会有所改变。这个稀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东西,也可以是时间和金钱。

比如有些企业老板跟员工说,要有梦想,不要看短期利益,眼光要放的长远,可是工资待遇几年都得不到提升。

那么请问,他的房贷、车贷、老婆孩子这些具体的眼前利益如何解决?所以,不要跟我谈长远眼光,对不起,顾不上,先管好眼前的事再说。我的梦想就是不上班。

你看,任何人在稀缺和匮乏面前,都会视野变窄。

所以,穷人和富人思维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基于对现有资源的判断以及未来的预期,做出合理的资源配置。

这么想还是挺绝望的,既然穷人思维让人变穷,这又是合理的决策,那是不是就没办法解决了呢? 当然不是..........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写的研究成果之一。不迷信于懒惰等对穷人的刻板印象,两位研究者通过实证探究贫困的根源,发现处在贫穷状态中的人和普通人在欲望、弱点以及理性的层面上,实则差别不大。区别在于,贫困的境遇,导致穷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造成许多小错误,并产生恶性循环。比如没有收入来源自然没有退休计划,不识字于是无法看懂拗口的健康保险产品等。普通人所忽略的小消费、小障碍和小错误,在穷人的生活中可能成为关键问题。两位研究者认为,要摆脱贫穷并不容易,但只要抱“万事皆有可能”的态度,和一点儿援助(一条信息、一点儿推动),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历史学家布雷格曼说:

我们过去治理贫困的方法也许都错了。不是要给穷人上课讲道理,告诉他们该怎么思考,也不是他们缺什么就给什么,而是要给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让他们从心理上没有匮乏感,让他们的心灵不再面对稀缺,那他们的眼光自然会长远起来。

另一方面就是穷人通常也是和穷人生活在一起。在那样的环境中,身边的人难免会做愚蠢的决定,你难道要求他跳出这个环境吗?太难了。

从这两点来看,要想缓解贫穷的状况就要做到两点:

首先: 解决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匮乏问题,不要让生活牵着你鼻子走。然后多看书阅读,打开自己的思维局限。

其次: 找办法跳出现有的环境,其实环境也会反过来改变自我。

除了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之外,适合大部分人是用辩证思维看待两者之间的区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