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印象
西安学习,短不到一周,感受了十三朝古都的大气、恢宏。
感受之一:厚重的历史
故事一:下飞机到酒店的路上路过 西安古城墙,坐在奔驰的车上,我们已被深深地吸引,用手机不停地“咔咔、、、、”照相。司机对我们的疯狂表现不屑地说:“这城墙离得年代近!”我问:“距今多久啊?”司机淡然地用一口西安话说:“明朝的长城,距今也就600多年啦!”我们张着大大的嘴半天合不拢。
故事二:西安拥堵异常,从机场到酒店司机大约走了将近3个小时。我问司机:“西安没有地铁吗?”司机说:“已经开通了两条!”“多修几条地铁,估计会好一些。”我嘀咕到。司机吃惊地说:“西安的地铁修得很慢,这个城市下面都是文物,挖着挖着就挖到文物,不得不停工,所以修修停停的,工期一般都很长、、、、、。”我又张着大大的嘴半天合不拢。
感受二:从容的悠闲
故事一:到了西安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羊肉泡馍。一碗羊肉泡馍普通的28元,好的就36左右不等。在柜台点了一份羊肉泡馍,老板递给你一个大海婉,里面放着两个馍,说:“先掰馍!”我左顾右盼地偷学旁边的人,也端坐在长条的木凳子上开始一点点地掰馍,无奈我技术又不娴熟,肚子饿得咕咕叫,耐着性子花了20多分钟才掰了一个,另一个我实在没有心思再掰,赶紧把掰好的馍送到厨房。没有掰的馍,我想就啃吃了吧!谁想,这馍太硬,根本无法下咽。看看周边的人,大家还在悠闲自在地掰着馍,每个人都认认真真地把两个馍掰满了海碗。不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上来,这里的服务员估计是吼着秦腔长大的,端着一大碗羊肉泡馍撩开嗓子就大声嚷道:“23号,羊肉泡馍!”声音大的吓人!有时候转了一圈没有人答应又转着吼第二圈。不过,经过自己掰过的馍,吃起来味道还真心不错,料足汤靓。这样的饮食体验一次也就够了,吃一顿饭光掰馍就花去30多分钟,这对很多人来说太奢侈了,但西安人都一直在这样奢侈地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故事二:城墙跟、广场前,一到了晚上就成了民间艺术大展览,广场舞、交谊舞 、个人独舞,一出一出,最吸引我们眼球的是跳秧歌,大爷过着白头巾,穿着一身白色衣服围着红腰带,手上撑着一把花伞,大妈们头上插着一大朵红花,穿着绿色、红色的裙子,手里舞着或水红或浅绿的花扇子,随着鼓声、镲声、锁啦声,大爷大妈们脚步轻快地扭着脚步。我很佩服一个很普通的晚上健身活动,还都这么盛装出行,还有专业的乐队伴奏,这估计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感受三:花草皆有情
扶桑:两边的路上种着深深浅浅红色的花,我以为是月季,我就随口说了一句:“这里种了这么多的月季啊!”司机说:“这是扶桑!”听着名字就是如此美。
垂柳:西安市垂柳甚多,一阵风吹过,垂柳的纸条随风飘扬,牵牵绊绊,扯出了我大脑里许多的诗歌,李白的、杜甫的、白居易的、、、、,一代代才子写下了那么多关于柳的诗歌。离别伤感,柳“留”也,这多情的柳枝是否能牵住离人的脚步、、、、
燕子:傍晚天气渐黄昏,夕阳斜照,有成千上万只燕子绕着钟楼鼓楼,发出“叽——吱|——”的声音,悠闲的老人放一种长长的风筝绕着钟楼鼓楼的上空盘绕着。这是怎样的一派祥和。燕子恋家、顾家,一直是吉祥的象征,这是大秦帝国的燕子,还是大唐盛世的燕子,千百年来这些燕子世世相守、代代相传,守护着这个西部重镇城市的安宁康健,见证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鼓楼南面挂着“文武盛地”,北面写着“声闻于天”的牌匾,这是王朝、国都的大气和霸气。
感受四:沉淀的故事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每一块石头、每一个地名、每一个建筑都有一段源远流长的故事,都已经作为文化基因流淌在中华民民族的血液之中。打开西安地地图,我在熟悉这里的每一个名字:明城墙的几个门:永宁门、朱雀门、含光门、安定门、玉祥门、尚武门、安远门。大明宫、大雁塔、大慈恩寺、、、、,还有西安的曲江区、灞桥区,曲江总给我一种流着泪的感觉,曲江是属于杜甫的,杜甫的《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的诗句在脑海中一遍遍萦绕,这是一种何种的悲哀,目睹着大唐的由盛转衰。灞桥区是属于李白的,离别也是这样的洒脱、高亢,而又荡气回肠,李白在《忆秦娥》写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离开西安,我会想念的,某一个时刻我会再与这个城市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