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女性主题的聚会引发的思考

2020-12-19  本文已影响0人  暮城恋雪
图片来自网络

昨晚跟新认识的几个社群姐妹见了个面。

从下午六点半到九点半,十来个人的会,聊得真不够尽兴!

长线交流:人不算多,但坐在一长条大桌子的两侧,最左和最右交流起来有难度。我坐在一头,完全听不到另一头的姐妹讲什么,有的姐妹声音也小,听起来更是费劲。(餐厅不吵,是西餐厅,没有背景音乐)

One meeting:姐妹们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到来,先到的就开始寒暄聊起来,后到的慢慢加入。可能有的姐妹有一些突然的想法或问题想要讨论,就与就近的姐妹聊起来,其他的姐妹也有一些自己关心的话题在与身边的姐妹开始聊起来,这样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聊开了,注意力就分散了。主持者会根据现场情况调动气氛,把跑偏的话题拉回来,这也需要艺术的平衡。毕竟众口难调。


如果说上半年参与的一场几十个人从下午玩到晚上的聚会只能算个预热的话,这今年最后一场大型聚会现场,已然触发了我一些简单的思考:

单身女士们这么积极地成长着,单身男士们又在做什么?在哪里?

或许是因为今年的线上学习都是针对女性成长的,我所参加的几个聚会也是清一色的女生,其中大部分都是单身,甚至有的将脱单作为重要的目标。有的姐妹经过学习后,真的很快就实现了自己人生不同命题的目标,也有顺利脱单的。但对于大龄的姐妹来说,脱单仍极具挑战。

我同组的姐妹中,就有三四个需要脱单的大龄单身(80-85年)。有的被感情伤害过,对感情丧失了信心;有的积极相亲,并尝试着约会;有的进展很缓慢,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可能脱单是一个伪命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

我身边有好几个单身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朋友,今年又认识了好些,个人感觉很多姐妹的发力点出现了问题。

1.一味地想要让自己变得优秀,事业上、学历背景上、个人成长上,但多数是曲线救国,甚至与脱单无关。

2.习得了非常多的情感运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但是缺乏输出和训练的对象,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灵导师,但不一定能由此收获爱情。

在情感这条路上,女生跑得更快更远,本来可以是同一起跑线上的男生们,被远远地甩在脑后,被其他女生捡了漏。

3.择偶标准到底重不重要,因为现实中,男生可以低就,但女生不会。

ps.这个观点是南风先生提出来的,我觉得挺反应现实情况的,所以放上来了。

男生可以接受比自己条件更差一些的女生,但是大部分的女生不会愿意接受比自己条件更差的男生,至少得持平吧。

大部分单身的男生,同等条件下会选择比自己年轻一些的女生;但大部分单身的女生,想要找到符合自己标准的男生,同龄人会很难,或者是年纪大很多的成功人士,离异男士等。但反过来,既然男生是成功人士了,人家为什么不选一个年轻貌美的呢?


以上这些问题,让我对目前致力于自我提升的单身姐妹们产生了担忧。

或许最好的方式是,一边有相亲对象,一边实践情感运营,不过这也存在一个弊端是:如果沟通方式不正确,让对方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则很容易踩雷,打击自己的信心。

所以,最好还得是三观这种大的方向上是吻合的,小的细节方面的差异可以在生活中慢慢地打磨。

曾经自己不觉得脱单是一个多么难的问题,女追男不是隔层纱吗?但现在接触到身边如此多大龄单身女性朋友,我已不敢这么想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逐渐退化,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慢慢浮现,想要脱单的女性朋友如何成功脱单,确实有许多维度的功课需要做,而不是某单一方面的努力即可。(也有很多已经做好决定,单身一辈子的朋友不在此文讨论行列。)

但不管怎样,对于想要脱单的女性朋友来说,发力点一定要对,否则就是做无用功。

比如,要对未来的婚姻感情生活充满信心,不要被身边失败的婚姻关系吓退,害怕前行;

比如,要去积极发动身边的资源,提高接触更多的单身男性的机会和频率,找到在这条路上行走的感觉。而且熟人或朋友介绍的,对彼此的背景更了解,比与陌生人相亲的成功率更高;

比如,在与相亲对象沟通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标准,不要一味地追求旧有标准,也不要双标,因为男女平等。

比如,多去参加有男有女的活动,增加接触男性的机会,了解并熟悉一下男性的思维。

比如,花一些时间和精力从外貌上装扮下自己,培养女性柔情似水的一面,因为爱美是人的天性。


图片来自网络

写在后面:

昨晚的小聚会,我感觉有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没有聊到,临走的时候心里还痒痒的,但是顾全大局,听从主持者的安排。

这个过程有一丝不适感,是应该理解为与这种聚会场合气场不搭,还是说这就是改变自我的过程所带来的不适感,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我确信,我需要这样的机会,去见更多的人,听更多的故事,思考更多的东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