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读书想法

不謂順逆

2021-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宗奇
《不謂順逆》----←作者:李宗奇 辛丑年 冬月初六 ←于自家作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説。”(←出自于《論語·先进11.4》)

在《論語》當中,孔子認為:颜回并不是對自己‘成长’有帮助的人;理由是:(颜回)“于吾言無所不説。”(←出自于《論語·先进11.4》)

(假设)孔子説:颜回砍柴去......

颜回就去砍柴......

(假设)孔子説:颜回,挑水去......

颜回,就去給孔子挑水......

↑這種行為方式,《論語》當中孔子認為叫做是:非助我者也。(←出自于《論語·先进11.4》)

↑就是這種,我譲干什麼他干什麼的人,←↑→《論語》當中的孔子認為:是不能助他成长的(人)。

↑既:“子曰:‘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説。’”(←自于論語·先进11.4》)

↑我們管這種人,↑既:‘颜回之于孔子’,←↑→我們管‘颜回之于孔子’←叫:,罢。

↑颜回之于孔子,←→是:

故,由于《論語·先进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説’”(←出自《論語·先进11.4》)我們可以知道:

‘順’,←是無法‘有助于’一個人成长的。

↑這是《論語》告诉我們的:關鍵道理之一。

↑既:,←↑→無法帮助你成长。

那麼,人若想成长,长大、成人,←一定不需要‘順’。

↑這是《論語》告诉我們的:真理。

颜回,多聼孔子話呀。“于吾言無所不説”(←出自《論語·先进11.4》),←但却無法帮助、助力于孔子成长......

↑既:“回也,非助我者也”(←出自同上),可見,被人‘百依百順’久而久之,←就容易迟钝腐烂懈怠

‘順’,←其實可能會害你。

道理是↑這樣的

陈司败問: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出自于論語·述而7.31

陈司败問孔子(鲁)昭公知不知禮,孔子曰:知礼(←出自,同上),陈司败反對孔子的説法,既:反對孔子曰:(鲁昭公)知礼”(←出自,同上)的説法;←↑并提出了自己观點既“吾闻君子不党......孰不知礼”(←出自于《論語·述而7.31)。

↑這明显反對孔子,←↑→但孔子却説: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出自同上

説明:孔子不排斥反對、反驳自己的聲音,←↑→反而,孔子説: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出自于,同上)。

説明《論語》中,孔子認為:反對、反驳自己的,←反而,↑是自己的“(←“幸”,←出自于《論語·述而7.31)。

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出自于同上)。

‘逆’,←→反而是好的。

↑這是《論語·述而7.31》告诉我們的:主要道理

陈司败,’孔子,但,孔子反而説:丘也幸(←丘也幸,←出自于《論語·述而7.31》)。

颜回,‘順’孔子,但孔子説:“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出自于論語·先进11.4)。

‘順’,不助我;,我幸。←這是《論語》當中,孔子传递給我們的:逻辑。

是啊,我回头想想,我要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家里有钱,周围都是和蔼、可亲的邻居......

↑那不會有今天的我。

人呐,我覺得,特别是男人,我們一定得在反對嘲讽讽刺谩骂當中,开出一朵花儿來。

↑非得這樣不行。←↑我就是在↑這樣的环境中,一步一步,一步一個脚印兒,扎扎實實踏踏實實稳扎稳打的走出了一條:我的路。

↑我是一步、一步的,←↑在這樣地荒芜中,←一步一步‘成长’起來的。

↑這就是我的經歷:‘逆’。

不是‘順’。‘順’,←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

就像孔子説的: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説(←出自《論語·先进11.4》)一樣。

‘百依百順’,←人無法成长

‘逆’,是想要‘成人’的人:最大必需

‘成长’,←↑→是有盡头的;←這個(‘成长’的)盡头就是:不辨順逆

(‘不辨順逆’)就是:既不回头看(←既:‘逆’)。

也不超前看(←既:‘順’)。回头看、回忆是有助于你的‘成长’......←但是‘成长’是有盡头的。

超前看,會令你很舒服......因為想象,←它永遠是‘’的。

想象永遠是‘順’的,你可以随意想象......

但‘順’的想象,‘無助你也

想象,←對你的‘成长’,一點帮助也没有。

回忆(對你的‘成长’)有帮助,因為回忆是:

一切的‘逆’,其實對你的‘成长’都有帮助

但↑→成长的盡头,是:不辨順逆

----作者:李宗奇 辛丑年 冬月初六 于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