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文学的高峰

2018-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M1969M

花了约摸一周看完了《围城》,从前只是听说钱钟书如何厉害、如何伟大,可没看过著作,对他的认识总像隔着一面墙,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现在透过《围城》这一方小孔,得以窥见钱先生学识之渊博、文学修养之厚重,如同泰山,令我辈只有抬头瞻仰的份儿。

回头看看我收藏的一些“好文”,其中或多或少地都带有那么一股钱钟书的味道,他的深刻、尖锐和幽默,是我们想学但学不来的。

钱钟书抖落学识的姿态就像老司机开车,随心所欲、满不在乎,但就是稳得不行。而像我,费尽心思抖落的一点聪明,如同旱地凿开的一眼井水,生怕它干涸掉,可笑又可怜。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生活中获得心里安慰的方法就这么两种:要么贬低他人,要么抬高自己,我平常看这么些书,无非是想把自己抬高那么一点点,好让自己偶尔也能掉个书袋、引经据典啥的,这方面我还自以为做的不错,可转头看了钱钟书这老怪物写的东西,便心有戚戚,顿时觉得他可恶死了。

话说回来,钱先生的作品有嘲讽,却不刻意,正如《围城》中借赵梓楣之口说的那句:你不讨厌,可全无用处。古人讲: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可不是全无用处么。书里写的人物有各色人等鱼龙混杂,看书的人又何尝不是?

姜文最近拍了新电影,记者问他有什么想表达的内涵,他说:我没想表达什么内涵,拍着好玩不行吗?不管这话有多少分真假,但我从钱钟书身上看到了那股满不在乎、自娱自乐的生活态度。我辈平日里抖机灵也好、耍小聪明也好、掉书袋也好——比起一个读书人骨子里的干净和纯粹,这些都算不得什么。

大家死后就成了高山,有的人远远的看着,有的人卖力地攀登,还有的自己平地就起了山峰。我时常觉得自己陋习太多,又难抛去,这一条路不知道能走多久、走多远,但心有不甘,就不能作壁上观,长路漫漫,且走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