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istEQ秩事
一次财务专业培训中,授课老师建议学员通过《数独》游戏来锻炼脑力。一款猜数字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在9*9的网格中猜数字,要求同行、同列、宫格内数字均不重复。
前些年,也曾迷过款小游戏,于是乎又重新燃起玩一玩的兴趣,下了一款数独游戏,上下班路上就拿出来“锻炼”脑力了。游戏共分容易、中级、困难和专家四级,前面两级大于5分钟左右的样子就可以解了,困难级需要30分钟,专家级就是悲催了死活解不出来。什么玩意,心里这个憋屈啊,游戏玩成这个样子也没谁了...
于是乎DatistEQ中就诞生了“求解数独”节点,把数独题输进去,秒出答案。什么容易、中级、困难和专家级,在它面前就都是秒出。
其中核心算法,有三个余差法、摒除法和假设推演法。
数独解析 求解流程
我们需要一个录入界面,输入数独的题。解完之后,需要把结果进行可视化,以便于直观浏览结果。数据录入界面、算法、格式化显示输出,构成了解题系统。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课题,然而一旦开工,我们将会发现课题的关键点并不完全在算法上,而在于搭建这样的运行环境。
此外,可视化交互操作,应该是系统最为重要的环节点,对于普遍应用人员而言,一切都应该是理所当然,然而对于程序开发人员而言,就得下大力气潜心研究。
可视化的意义DatistEQ的价值体现,在于技术组合的创新,给用户提供一个发挥潜能工具,它能够串接计算机上专业软件,连通各种服务器资源,把一些不起眼的工具、模块固化下来,构建一个相对通用的底层运行环境,让业务人员能够快速构建自己的应该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现在企业里大谈智能化,我们器在何方?又如何构建呢?个人认为,沉下心来,去学习智能化,学习业务知识,用心去做,真正走进业务、走进智能化,才是第一要务。算法多数解决的是点上的事件,尤其是在科研领域,个性化小众的需求较多,每一项目的开展都需要计算成本,这种小众化的投入与产出,如何能够让更多人能够获得数字化智能化的红利呢?从一个小小的数独求解问题,就能看到其中的端倪,智能化建设貌似不仅仅是算法本身,更多是智能化的环境构建。
一个稳定的团队,持续做上十几年,必然有所有建树。稳定、持续,始终保持活力,实属不易。稳定,当前企业里没有自己的研发队伍,靠外部力量来维护系统,何谈稳定呢?持续,以新项目养人,养系统的运维方式,有可持续的可能?活力,老气横秋、层级森级的体制下,又如何能够保持活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