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掉“愧疚感”
01
—
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我类似的情况:
就是我一旦觉得某个事情没做好,或者帮不上别人,我会产生一种愧疚感。
就比如说,工作的时候,有人要跟我临时换个班,但那一天碰巧我也有事,帮不上忙。
按常理,我只需说出事实,礼貌地拒绝别人就行了。
但这是因为这种不明所以的愧疚感,“逼迫”我要向对方进行解释:解释我为什么那天会有事,解释我为什么帮不上忙,甚至还会信誓旦旦地答应:下次一定...
现在想来,真是可笑!
这不就像别人要向你借钱,而你根本没钱借给他,你还得找些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没钱,等赚到钱了就一定借给他?
02
—
那这种“愧疚感”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个问题我也好奇,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和思考,我有了一些初步的“答案”。
首先,肯定有一些个人性格上的原因,比如高度的自尊心、过度的责任感、内向敏感的性格..,
比如,我就清晰地记得,当我刚从学校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职场新人时,
我也总是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生怕自己工作的生疏或者不专业,会给别人造成过多的麻烦。
现在想来,正是这种愧疚感成了我最大的负能量:
同事们的言行与举动,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一定针对我,我完全只是庸人自扰,
甚至他们还会刻意地帮助我,让我这个新人能够快速而又顺利地渡过新手期。
03
—
另外,我觉得对愧疚感影响更大的是家庭教育方式。
有些父母,只知道“鸡娃”教育:报班、家教、培训,把不切实际的愿望都放在小孩身上。
一旦小孩考试没考好,父母只会发脾气:我们做了这么多,还不都是为了你,你这样的成绩对得起谁啊!
我想,这种“鸡娃”的负能量,必定会让孩子产生不良反应。
内向一点的孩子会愧疚和自责;外向一点的孩子会怨恨和反抗。
各位家长,大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还是一个小孩,你希望你的父母只关心你的学习成绩吗?
你希望违心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你希望天天带着愧疚和自责而这样生活下去吗?
04
—
正是以上的思考和经历,我认知到了为人处世时,要注意的两种思维方式:
第一,认同自我,能保持自立自爱和一贯的价值观。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我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喜欢,那还不如就给自己立下规矩!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就是要坚持原则,敢于拒绝愧疚感,更没必要为了面子,而去用所谓”善意的谎言“欺骗别人!
第二、接纳他人,能接纳别人的情绪,能理解别人的苦衷,能宽容别人的过失。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需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
理解了这些,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时,做到不额外解释,不重复描述,不过度补充,只需保持必要的情感和真诚。
05
—
也正是以上的认知,让我养成了两个”习惯“:
第一个“习惯”就是我会主动拒绝别人!
比如,有人向我借钱,我会先仔细询问钱的用途,如果我认为动机不对,就会明确拒绝别人。
这里所说的“明确拒绝”,不是随便编个“家里的钱是老婆大人管的”,这样的借口来推托,而是清晰表达自己拒绝的理由,直接向对方的借钱动机说不。
第二个“习惯”就是沟通时,我会闭上嘴,先听别人说完后,再反馈!
在别人说的过程中,做到不打断、不劝告、不解释、不评估;注意对方的情绪,顾及别人的感受,不刻意回避问题;
等别人说完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对方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得到对方的反馈,确保自己确实听懂了别人真实的想法。
06
—
最后,总结一下:
我清晰地记得几年前的我,内心也总是十分愧疚和自责:
不敢坦然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想法,不能果敢拒绝别人无理的要求,很少能去做那些真正喜欢做的事,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但现在的我,内心已经变得安静和充盈:
我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并且能够屏蔽掉愧疚感,快活地做自己!
而这个重大改变的背后的底层思维方式就是“自我认同并能接纳别人”。
这是一种胸怀、心理、见识、思维的综合特质。
这种综合特质,一定会反馈到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然后决定你最终走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