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死亡与筛查
对于人来说,生死是天大的事。
我们决定不了生,是不是可以决定死呢?
大多时候也是决定不了的,因为有意外,让你猝不及防,无法选择。
疾病,慢性的或急性的,一旦出现,或怠慢,或匆忙,没有时间去思考。
人们不愿意谈论死,不愿意思考死,忌讳死亡。
不想死这件事,似乎死亡就不会来,人们宁愿这样相信。
10月12日,北大前校长,数学家丁石孙教授去世,当晚朋友发来他在92年65岁时,写下的遗嘱,阅后感叹不已,整篇遗嘱连标点符号在内,不足400字(我数过),把自己身后事交代的清清楚楚,简简单单:不留骨灰,不设灵堂,不通知京外亲属,一点点现款捐给北大数学系,物品随便处理,最后还给出了讣告的最简单的格式,似乎是俏俏地对这个曾经来过的世界说一声,我走了。
遗嘱没有任何要求,比一般普通百姓都不如,令人唏嘘不已。
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率全体常委在八宝山向其遗体靠别,规格之高,让很多不知这位是何许大人物的人们纳闷呢。丁校长生前可没有这样想啊,是不是动静太大了啊。
这份27年前简短的遗嘱,将一直是今后人们如何看待身后事,处理身后事的楷模和标杆,大家只能学习,逐步接近,难以达到和超越。
我很好奇丁校长在写下遗嘱后的这27年漫长的日子里,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和心态活着,仍然还身处高位(民盟中央主席),与家人相处,与他人相处,开展各项工作?
我想,无论工作是否开心,无论对现状是否满意,他一定是很轻松的,没有遗憾的。
遗嘱、死亡与筛查前几天在得到电子书购入了陈丹青的《张茀与木心》,书的开始就是守护与送别,描写他的忘年莫逆之交的文学家木心先生,历经千辛万苦和磨难终于回到故乡-乌镇,在弥留之际医院的那段日子的纪录,那时木心先生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偶尔会讲几句胡话:这是我第一次目击垂老的人,病危,衰竭,死。我不想限制篇幅,不愿遗漏种种细节。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结,给我上最后一节课。
书评说:罕有一个人的死亡,被如此细致地描摹;也罕有这样的文字,如此深情地凝视死亡。
陈丹青说木心在的回忆录里经常谈论死亡,唏嘘死亡:生命好,好在没有意义;不活,弃世,也是一种坚强;尼采的意思其实是,生命是悲观的,但总是要活;要活,就要活得像样;生命在宇宙中是偶然的,是反宇宙的;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
遗嘱、死亡与筛查 遗嘱、死亡与筛查10月15日,我按照预约去医院做胃镜和肠镜筛查。年轻时胃就被搞坏了,也不是太大问题,主要就是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之前每隔三五年,不舒服的时候就做一次胃镜。肠镜一直没有做过,这几年一直打算做,但还是怕麻烦,就拖下来了。由于遗传的原因,有肠炎,心里一直都不太踏实。在得到上学了薄世宁医学常识课后,觉得在这个年龄还是应该做筛查。
遗嘱、死亡与筛查 遗嘱、死亡与筛查我周围的90%的人都没有做过这类的检查,他们知道我要做检查的时候,都很诧异,你哪里不舒服吗?没有不舒服为什么要检查呢?不理解筛查的意义。而且不少人害怕去做筛查,怕万一检查出问题来了,采取鸵鸟政策,这种人的比例还不小呢。难以理解这些人的心理和想法,也理解了为什么经常听到,某人突然被查出了晚期癌症的惊诧。
在检查的前一天晚上吃泻药排空的两个小时中,我在想,万一检查出来癌症怎么办?
此时我很理性,如果是早期的,能够做手术就做手术,这也早期做检查的真正目的;如果是晚期,如果医生评估手术意义不大,就放弃手术,只做化疗。
想好了,想透了,与自己做个确认,就没有那么的担心和妄想,反而轻松下来。
随着年龄的增加,遇到不好结果的概率越来越大,身边人有问题的也会越来越多,疾病和死亡会一直围绕在身边,认识死亡,学会死亡,将是一门很重要的课。
如何死的好,死的简单、干净,早早处理好身后事,对人对己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记得十二年前的2007年,那时还没有微信,有一天我收到一份邮件,是弟弟发来的,内容是说他和夫人即将坐飞机去国外参加活动,如果万一飞机失事,请照此邮件办理后事,主要是一些财产的类型和处理方式,并说明,以后没有新的邮件替代,此邮件一直有效。
据说外国有很早立遗嘱的习惯,而我们似乎很忌讳,大都是万不得已才在病房床上糊里糊涂或者颤颤巍巍地签字,往往还不合法规,经常引起诉讼。
在能选择的时候去选择,在能做决定的时候趁早做决定,不急不慌,不紧不慢,安安静静,心平气和,这是对自己负责,也不给别人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