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事事半功倍?先啃完这三本书

01.《异类》
作者:[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我们经常会被自己的思考方式所困扰,觉得自己的思维很平庸,很容易随波逐流,但是我们其实都不想被洗脑,都想要进行深度思考。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是看待事物的全新思维,彻底否定“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思维局限性。
成功的因素不是只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有着超乎常人智商的天才不一定就能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智商也有“门槛”;要弄清楚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的产生,也许你应该调查一下他祖先生活的地方;飞机失事可能跟开飞机的人之间说话的语气有关;大事发生的背后说不定是某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推波助澜。
本书讨论的主旨是:与其说非凡的成就取决于天赋,不如说这取决于机遇。
智商与成功指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关联,一旦某人的智商超过120分,此时更高的智商并不意味着同比转化成更多的现实优势。
与祖先有类似生活环境的人,其行为方式也与祖先类似。我们不能割裂我们的行为与成长环境之间的关系。
缓和语气可以解释飞机失事事件中最令人费解的部分。商业航空业界的主要战役:与缓和语气作斗争,清晰有效地进行沟通。
02.《引爆点》
作者:[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如何引发流行
这本书很有趣。作者总结出流行发生的三个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分别从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一件事物从默默无闻到妇孺皆知的整个发展过程,观点新颖独特,语言幽默前卫,思路清晰不含糊。
要想拥有高超的说服能力,我们可能需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催眠能力”的推销员,或者可以找到一个交友广泛的社会“联系员”,又或者我们可以从所处环境中更为细节的部分着手,看问题出在哪里。
个别人物法则:由少数几个人引发的流行。联系员是社会粘合剂,他们四处传播信息,内行是数据库,为大家提供信息。
附着力因素法则:让信息被人们听进去并且记住,才能发挥功效。要想发起流行潮,传播的信息必须令人难以忘怀。
环境威力法则: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想象的更为强烈。想要一个城市的犯罪率下降,最重要的是将那些涂鸦和逃票事件遏止住。
要想发起流行潮,就必须做到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关键方面
03.《细节》
作者:史蒂夫·马丁 等
如何轻松影响他人

这本书告诉你“小小的改变就能产生强大的影响”。我们经常做事总是不得要领,不知道哪里出了错,看了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我们都是有能力去改变的,不需要惊天动地,就在那举手之劳,关键是要自己有意愿去改变,并且付诸于行动,不能懒惰,要想到所有的可能。“四两拨千斤”是这本书里面用得最多的一个句子,也确实是对本书最言简意赅的概括,作者列出了52个实践性很强的应对策略,一步步具体详细地教你遇到难题该如何轻松有效地处理。
巧用“执行意向”:听到“好的”二字,往往只意味着说服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为了让人们尽可能说到做到,多问几个具体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把会议开得更高效:第一,请参加会议的人在会议开始前提交信息。第二,组织会议的人最后发言。第三,做个任务清单。第四,对会议的座次安排作出微妙的调整。
顺序改一改,生意滚滚来:不必改变物品本身,只需要改变人在看到这个物品前的体验,就能改变此人对这件东西的意向。
这三本书对我的思考方式影响较大,使我看待事物有了更宽阔的视野,书中均列举出了大量的例子和实验,从中得出了出乎意料的规律和处事策略,绝不是无中生有,信口雌黄。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书还是有点纸上谈兵的意味,然而一本书是否被我们吸收消化,除了认真把它看完外,更重要的是将书中所说付诸于实践。重要的不是书的内容,而是我们对待看书的态度以及看书的目的。